26.结合孔子的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谈谈你自己的人生态度(谈谈孔子高尚的个人品德)

26.结合孔子的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谈谈你自己的人生态度(谈谈孔子高尚的个人品德)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1-07 11:59:58

26.结合孔子的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谈谈你自己的人生态度

孔儒的东西,你首先需要请问提问者“何谓也?”

否则由于儒生各自依照自己的喜好解释经典,你不知道他引用这句话含义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首先君命、其次宗族、最后学小人诚信。他把自己、宗族的需要摆在诚信前面,又把皇上的需要摆在最前,所以想儒生有诚信,必须在与前两个因素关系不大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而解释经典,则与君命和他个人喜好密切相关。所以,当他引用经典时,你必须首先请问:你说的这个×××是什么意思。如果你不问,一方面表现了自己的自以为是,另一方面则容易被儒生反咬一口,说你不懂。

像文质彬彬这句话。

如果按照本意理解,那么是内心外在配合适当,大概各自一半。其中就包含了一半的虚假。孔子这句话实质是在鼓励人们虚伪。联系“非礼勿动”,孔子实际上是教人一举一动都服从一定的仪式、规范。再联系“非天子不议礼”,那么孔子实际上是教人一举一动都要符合君王的教化。不过如果不理会“非礼勿动”之礼是仪式、教化性质,那么任何社会、任何人都必须对自己的内心的狂野有所制约。孔子所说的这句话,如果理解为鼓励虚伪,那么就很不好;如果理解为必须对自己有所克制,则是好事。

正因为如此,后儒为了避免虚伪理解,直接指称这个词含义是文雅。

也就是说,要让行为顺从于文雅这种规范。那么就变成了对内心的完全克制。实际上因为过于反人性而更为容易培养伪君子。他们不但在解释经典时说了谎,而且让事情变得更为糟糕了。

而墨子教导我们,一个人首先要真诚地交流,此所谓“直,参也”,“先知,意相也”。然后需要考虑对他人无害、兼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修正。自我克制只需要到无害、兼爱为止,不需要所谓文质彬彬。在儒家眼里就属于“质胜文则野”一类。荀子批评墨子纵情悦,就是他们观念的一个表现。墨子尚且如此,庄子的无拘无束在儒家眼里就更是狂野了。《墨子》书中反对“狂”,不反对“野”。结合前面所述内容,想起来也挺有趣的。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