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副对联说的是台上的演的戏悲欢离合,这几千年都在发生。看着台上表演的的观众何尝不是台上所演的剧中的人物。这幅对联出自北京正乙祠戏楼门前的匾额,由清史专家朱家溍题写。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浙江商人们对正乙祠进行了初建,祠内有戏楼,大堂有供集会,装潢豪华之考究,布局设计之新颖。不过当时戏楼只用于接待来自浙江宁波的金融界人士,逢年过节时上演社火和木莲戏等传统民间戏曲。
到了清乾隆年间,为了便于邀请达官贵人前来看戏,浙商对正乙祠进行了第一次扩建。修缮后,戏楼内部高三层,戏台三面开放,两层舞台之间开有方形孔道,设吊钩,演出神怪戏时用来制造特效。
扩建时正巧赶上徽班进京,正乙祠又紧邻大栅栏、八大胡同、琉璃厂等南城三教九流聚集之地,因此,这里也自然成了徽班进京的落脚点。从那以后,祠内鼓乐升平,高朋满座,曲目花样繁多,目不暇接,一时成为京城内最著名的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