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习性】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喜酸性、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栽培方法
茶秆竹生长于山岭之中,混生或单独成林。据史料分析和当地老农回忆,解放前人工种植很少。解放后茶秆出口销量增多,50年代末开始人工种植。最初用母竹移值,挖取公孙或父子竹2—3条成丛移种,当日挖日种,间隔时间愈长愈长愈难成活。60年代中期,坳仔公社农民郑庆祥试用茶杆竹鞭根育苗、造林,经多次试验,获得成功。70年代初县林科所进行茶杆竹移种试验研究,从选地、整地、种苗处理、运送、种值、季节、方法、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椅子40多公项对比试验,摸索到茶秆竹的生长特性和规律,总结出成活率高,生长快的多种株相连、带土起苗、快速运输、适当浸水、撩壕深垦、换进表土、疏植浅种(大寒—清明湿润天气)的移植方法。1976年,茶秆竹面积从原来5个社场的12000多个公顷发展到18个社场16600多公顷。1980年后。由于经营管理体制改变,过量不合砍伐,使茶秆竹面积有所减少。
茶秆竹移植后,初夏、初秋松土除草1-2次,有条件的,最好能施些有机肥料。初种三年,全面除草,块状松土,注意不伤竹苗根系。成林竹抚育,结合砍伐同时进行,砍除病虫竹和灌木杂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