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节约叫光盘
有一种习惯叫光盘
有一种公益叫光盘
开展“光盘行动”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光盘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是一种厉行节约、倡导珍惜的生活态度。
我们既要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也要做“光盘行动”的推动者。
为什么提倡“光盘行动”?
“会不会是今年农业受影响了 ?”
“粮食不够吃了 ?”
“大米价格是不是又要涨价了 ?”
“中国的粮食够不够吃?”
答案很简单:够吃。原因有三。
第一,目前我国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完全实现自给,谷物自给率超过95%。而且,小麦消费每年还有不少结余,保证供应没有问题。
第二,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目前看全国粮食库存比较充足。
第三,虽然我国每年进口粮食1亿多吨,但主要以大豆、粗粮等为主,大米、小麦进口一般分别为200万吨、400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分别为1%至2%,主要起品种调剂作用。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提倡“光盘行动”?
一、食物浪费问题严重
食物浪费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制造的食物,其中就有三分之一是被浪费和损失掉的。这白白消失的13亿吨食物,已经是全球30亿人口所需的营养总量。
与此同时,全球还有九分之一的人口在长期挨饿。如果是一个非洲孩子,他可能永远都不会浪费掉任何能吃的食物。
事实上,中国浪费食物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改变。中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最少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随意倒掉的剩菜剩饭,很可能是2亿人的口粮。
二、食物浪费会间接污染环境、影响气候
浪费食物会造成什么实质影响?其实每当一份食物被送到你的餐桌前时,就已经耗费掉不少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了。
这些宝贵的食物,需要用农业用地种植、用水资源灌溉,以及会消耗掉大量能源。要知道,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就占用了75%以上的水资源。
此外,减少食物的浪费,也对气候变化产生积极影响。据估计,每年浪费的粮食产生的碳足迹相当于33亿吨的二氧化碳。因此,提高粮食的利用也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以我们常吃的水稻为例,在稻田漫灌时水中含氧量很低,土壤中类似根系分泌物一类的有机物在这种缺氧环境下厌氧降解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除此之外,向稻田供水灌溉还需要电能供应,而电力这种二次能源背后——特别是在中国——还意味着火力发电过程中大量温室气体以及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全球每年被浪费的食物背后是3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如果把这些食物当作一个国家,它们带来的碳排放全球第三。生产和加工这些食物造成的水污染、以及垃圾处理导致的大气和土壤污染也不容小觑。而且,食物损耗、浪费的环节越靠近下游也就是消费端,相应的环境影响就越大。
除了那3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世界上每年被浪费的食物在其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还占用了250立方千米的淡水资源(伏尔加河一年的排水量)和全球约30%的耕地面积。如果这些资源可以被节约下来,那么解决饥饿便不是不可能的。比如,世界银行的估算显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减少1%的食物损失可以给当地带来每年4千万美元的经济收益,其中多数可以直接惠及从事生产的农户。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缕半丝,恒念物力维艰。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的十八大以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社会上蔚然成风,弘扬勤俭节约的美德,传承朴实、扎实、务实的优秀品格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日三餐做起,争当勤俭节约的好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