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愈加关注人性需求的管理大趋势中,员工的“要求”越来越多,所谓的“保持员工状态”,变得越来越重要和敏感,企业也会更加重视提升员工各方面的满意度,来保持员工的积极状态。
人资部门也经常收到类似的“任务要求”:如何在不额外花钱or少花钱的基础上,提高员工满意度。
实际上,提高员工满意度,并不需要“额外的”做很多高成本的事情来“养着”员工的满意度。中国,拥有世界上最质朴,最善良的“低收入群体”,从管理的角度来讲,把几个原本该做好的分内之事做到位,员工的满意度自然不会低。
①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一个“公平的薪酬福利制度”。如果 在钱的问题上,让员工感觉到显失公平,平时就算搞再多的员工活动,也挽不回受伤的心了。或者说,即使工资标准并不是很有优势,对于一个压力比较大的成长期企业,只要和员工能坦诚的沟通,保证待遇的基本公正公平,大部分员工也是能对公司的“管理现状”,和一定时期的“低工资”,表示理解和接受的,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满意度。
相关的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等都是有一定启示作用的。谈到公平,有结果上的公平,有过程上的公平,有形式上的公平等等,尤其是针对员工满意度,谈到钱的问题,很多时候雇佣双方都已经很难直接沟通“结果问题”了,只能把沟通的重点,放到“过程和形式问题”上,而“是否公正公平”就是最大的话题。
总的来说,薪酬福利制度,员工挑不出来“硬伤”,并且有积极的激励作用,是保持CS的基础。
②保持员工满意度,一定要让员工能够“及时的听到公司的声音”。一个人积极健康的心理认知,其基础是对自己所处的平台和环境,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知,清楚企业的现状和问题,发展和方向,尤其是领导的态度和思路等等,这些貌似和基层员工关系不大的问题,事实上是平时最能影响到员工工作状态的因素。最常见的场景就是,当员工对企业的管理问题,发展方向等问题普遍开始“有想法”的时候,如果高层领导不能“经常出来发表一下意见”,那么必然会有各种的“暗流”在员工中传递,降低满意度。
遗憾的是,现实中有很多“玄妙的事情”,很多能“代表公司”的发言,该由谁来说?什么时候说?把事情说道五分还是七分?有没有“宫斗”的可能性在其中等等?很多事情都需要“商量”,也有很多事情,就是在“商量中”,问题最终成了麻烦。
而且这种类愚民教育是一个特色产物,很多企业都非常在意一个问题:“员工应该知道什么,不应该知道什么......”,潜意识里,习惯性有这种思想的领导,多半都是不太在意“员工满意度”的问题。
借孟子的一句话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