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功能在学前教育功能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保育观认为保育工作包含幼儿晨检、 生活作息、 膳食营养、 锻炼与安全、 环境卫生、 疾病防治等, 将保育工作简单理解为搞好班级卫生, 照顾好幼儿的吃喝拉撒睡, 因此在工作中只注重对幼儿身 体的照顾, 缺少对幼儿心理的关注, 忽视环境的育人作用, 缺少主动配合教师教育的意识和行为。
现代保育观认为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已不仅仅是对幼儿日 常生活的安排和护理、 身 体的保健和养育以及生长发育指标的达成, 而是更加关注如何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 包括创设和提供增进幼儿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和宽松、 和谐的人际心理环境, 更重视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要, 养成幼儿健康的行为习惯, 形成积极、 合理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由 此可见, 幼儿园保育的目 标应该是促进幼儿身 体发育, 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 培养自 信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这反映了 保育观念的发展变化, 它已从传统的“保护身 体发育” 扩展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 已从“ 安全保护与卫生” 扩展到“实施教育过程中生理、 心理和社会保健” 。
在这种新的保育观的基础上, 不仅要搞好传统的保育工作, 更要重视“保” 与“育” 的相互作用过程, 将保育和教育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 因此, 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内涵, 应该是科学保育, 即保育工作不仅仅是保育员老师的事, 而且是所有老师的事, 保育无处不在。
那么, 教师应该怎样做到保教结合呢?例如, 教师在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中, 应从不同角度制定教育和保育的具体要求。 如冬季来临, 教师不仅要有计划的对幼儿进行冬季特征的认知, 让幼儿了 解冬季的气候特点、 生物的变化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并且要积极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 发展幼儿的各种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