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家庭关系
在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会被孩子模仿学到,所以需要父母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的力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是对的,什么做是错的,需要父母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榜样和方向。同时也要帮助教育孩子慢慢树立起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父母在家庭中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分配成长权利
作为家长,我们很清楚:自己的孩子在做某件事情时,会遇到他们想逃避的困难。
譬如,孩子想坐“摇摇”,但是却羞于向老板开口换硬币。有的家长会觉得这是小事,直接代替孩子去换币;有的家长会有意识锻炼孩子的社交,但是多次要求孩子还是无果后,却无奈选择妥协。
其实我们家长在帮助孩子突破自我的时候,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
比如,告诉孩子“妈妈会陪着你一起,拉着你的手,你只需要自己开口就好,好吗?”;下一次,则可以站在孩子旁边,注视着他完成换币的过程;再下一次,则可以大胆尝试站在离孩子稍有距离的位置;通过家长的一次次放手,孩子也会一次次的进步,直至孩子最终自主完成换币过程。
让孩子学会爱
很多家庭自从有了孩子,夫妻关系就被渐渐忽视。在有的家庭里,妈妈和孩子同床,爸爸被赶到了次卧。夫妻之间缺少情感联结和亲密互动,久而久之可能会产生各种误解和冲突。这会给夫妻双方和孩子带来很多的负面情绪,未来还会影响孩子亲密关系的建立,导致孩子信任缺失。安全感和亲子依恋的缺失,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适当的时候亲密,在适当的时候分离,夫妻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之一。夫妻从对方得到的爱和滋养,也会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把更多的爱与耐心传递给孩子。对于孩子来说,人生中爱与被爱的第一堂课就该从这里开始。
正确对待差异
幼儿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信心,没有勇气。家长和老师会发现很多宝宝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集体活动中或是不会主动与人交流、玩耍。这时就需要家长和老师要多多鼓励幼儿,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调整孩子的心态,调动孩子的热情和积极性,多让孩子接触人群,鼓励孩子参与到他人的活动中去。当孩子做出一些以往不曾做到的事情时,要及时的给予孩子鼓励和赞扬。要孩子相信“我行、我能”。家长和老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扬,给予小朋友一定的赞扬和肯定,是帮助小朋友进步和发展最好的方法。很多时候家长和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赞扬都是宝宝进步的动力,都可以帮助宝宝更好的发展。
避免情绪化
父母需注意,在教育孩子时,要为自己说出来的话负责,夫妻双方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情绪失控,那请不要去教育孩子,因为这时都管不好自己,那何谈去教育孩子。
因此夫妻双方应该学会互相监督,这样相互合作好了,教育孩子才能更加的客观,不至于冤枉孩子,也能避免伤到孩子幼小心灵。
例如有些爸爸酒后会打骂孩子,这是非常不好的,醉醺醺的样子会让很多孩子烦感,妻子要及时劝阻爸爸,并安慰好孩子。
给孩子信心
夫妻双方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加强对孩子赏罚的标准,孩子做错了,就是错了,需要用一定惩罚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过错;如果孩子做的很好,那就要适当奖励,增强孩子的信心。
在惩罚孩子时,要有个度,夫妻双方要商量好,不要妈妈惩罚,爸爸说情,既然孩子做错了,比如故意打翻了饭碗,那就暂停给孩子零食作为惩罚,夫妻双方都不要太让步。表扬孩子也是一样,应该就事论事,不要过度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