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驱力理论——人格的划分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学说的基础就是生物内驱力理论,它的核心就是本能欲望。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是有阶段的,最主要的是婴幼儿时期的发育。他将这个发育的阶段与躯体部位进行了关联,提出了“性心理发展”的观点,并将人格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时期:
口欲期:0~1岁
肛门期:1~3岁
俄狄浦斯期:3~6岁
潜伏期:7岁~青春期
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而上面这5个时期中,又以前三个时期最为重要,对此,佛洛依德的解释是:
个体在婴儿期和儿童早期出于生存的需要,需要通过母乳喂养和抚摸等形式的肢体接触来获得满足,然后儿童通过对生与死的幻想来与父母建立满足性本能和性欲望的联系。
至于俄狄浦斯期,这里再解释一下,佛洛依德认为男孩 从2~3岁起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欲望,主要是对母亲的强烈的爱和占有欲,与此相对的是对父亲的嫉妒与敌视。这也是为什么勒庞在书中将其表述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曾有过弑父情结”的原因,这种欲望会在5~6岁时自主的调整过来,正常情况下不必担心。
婴儿既需要通过满足感来建立安全感和愉悦感,也需要通过挫折来习得现实,这不就是成长吗?但成长中如果遇到了太多挫折,也会产生众多的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会在成人后产生严重的后果,比如一个成年男子具有:
抑郁性人格:他可能在口欲期被经常性的忽视或者被过于的溺爱。
强迫型人格:很可能在肛欲期遭受过心理创伤。
癔症型人格:在俄狄浦斯期,儿童的兴趣转向了生殖器与性时,出现了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与父母关系过度亲密,一种是被父母排斥,或者两种情况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