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扇子的诗词还是不少的,
说到团扇自然离不开手执扇子的美丽女子。如果把折扇比作“君子”,那团扇则是“美人”。
如诗词中所见,古代时团扇往往被女子遮掩面部,以显女子的羞涩与庄重。更有“千呼万唤使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样的诗句。那时的女子,一身含蓄委婉之美。而东汉后便被女子用以遮羞的团扇,更是将这种美发挥到了极致……
一、梁武帝曾作《团扇歌》:
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清风任动生,娇香承意发。
美丽少女轻摇弱腕,清风随着她柔和的动作徐徐而来。
少女身上的香气更随风而散,让人心神翩翩。
大多人的团扇诗,都与梁武帝相似,描绘出一种脂香粉腻、艳冶娇媚的女性美。
二、唐代诗人杜牧写有一首诗《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家。”
诗中说的是罗布团扇,在唐代人们就在使用了。
三、刘禹锡《团扇歌》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
四、苏轼的《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
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词中描绘的美人,与团扇“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虽也自是以为柔美的女子形象,却并无一身脂粉香气,
只有高洁的气息,让人心生敬重与爱慕~
五、唐寅的《秋风纨扇图》,说的也是团扇。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欢迎关注林茜的乐园,观看更多美文!】
六、《团扇仕女》明·姚纶
浓黛消香淡两蛾,花阴试步学凌波。
专房自倚倾城色,不怕凉风到扇罗。
中国扇文化历史悠久,而以团扇出现为早,折扇出现较晚,折扇与书画结合则是明朝及以后的事情,与扇有关的古诗词多指团扇,团扇过去是宮廷之物,夏天用,秋天收起原很正常,汉成帝时,原本宠信妃子才女班婕妤,后赵飞燕姐妹入宫得宠,失宠的班婕抒恳求于长信宮供养太后,在长信宫写了"怨歌行",以团扇夏天使用秋天被弃表达对自己身世的感伤,此诗一出,后来有不少诗人包括唐代诗人都有以团扇为题材的诗作,但基本上都是以扇的夏用秋弃来表现宫中婦女的苦闷幽怨的心情。
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断绝。
陈谋画班婕妤。
南朝梁武帝萧衍“团扇歌":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清风任动生,娇香承意发。
唐王昌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绯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此诗以"怨歌行"的寓意加以渲染,借班婕妤故事反映唐代宮廷失意女子苦闷心情。
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朱梅邨画秋夕。
明唐寅秋风执扇图题诗: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看似借班婕妤的纨扇在秋天搁弃的命运抨击世态炎凉,其实是对个人生活不幸遭遇的感叹,画中人一臉哀怨或许正是画家自我写照。
唐寅秋风执扇图,藏上海博物馆。
古代团扇以纨.罗等丝织品制成,又称纨扇,罗扇,主要为宫廷用品,故团扇又称宫扇,现今,团扇己入寻常百姓家,扇上画以漂亮吉祥图画,为人们所喜爱,借答题之机后附几柄近期画的团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