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是纪念中国现代伟大诗人、教育家和植树事业的杰出领袖之一陶行知先生。他在生前的70年间,提出了“三个一百万”、“要有绿滋养的校园”等著名的植树口号,并亲自带领学生和群众在全国各地植树造林,推动了我国植树造林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纪念陶行知,表彰他在植树事业中的卓越贡献,于1979年3月12日被定为“植树节”,每年都会在此日进行相关的纪念和庆祝活动,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植树造林的行动中,为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
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
韦孝宽(公元508—580年)是西魏
、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据唐李延寿《北史》
列传第五十二记载,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2年),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
自古以来,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作为标记,用以计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现在的里程碑。韦孝宽上任后,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多,经风吹日晒,特别是雨水冲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经常进行维修,不但增加了国家的开支,也使百姓遭受劳役之苦,既费时费力又不方便。
韦孝宽经过调查了解之后,毅然下令雍州境内所有的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这样一来不仅不失其标记和计程作用,还能为往来行人遮风挡雨,并且不需要修补。韦孝宽的这一作法,无疑是造福桑梓,减轻家乡百姓负担、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