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屏障。指遮蔽之物。
《明史·太祖纪一》:“吾欲先取山东,撤彼屏蔽。”
译文:我想先攻取山东,撤除他们屏蔽。
2. 遮挡;卫护。
《汉书·樊哙传》:“ 亚父 谋欲杀沛公 ,令项庄 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译文:亚父范增想谋杀沛公,命令项庄拔剑在席前起舞,想乘机击杀沛公,而项伯却一再挡在沛公的前面。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屏障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píng zhàng,指屏风或阻挡之物,也有保护遮蔽的含义。
艾青 《在浪尖上》诗:“他是一架大山--敌人难于逾越的屏障。”
2、障蔽是一个汉语词语,zhàngbì,指遮盖物或障碍物。
李大钊 《宗教与自由平等博爱》:“我们的非宗教运动,就是要申明这个道理,使人们知道宗教实足为思想自由的障蔽。”
3、樊篱(fán lí),汉语名词。比喻领域,范围。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六章二:“ 司马迁是董仲舒的学生…… 司马迁的思想有不少突破了他老师的樊篱。”
于文祖 《<词诠>重印说明》:“然而, 杨氏的观点和方法,根本上并没有越出王引之的樊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