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道刘伯温为什么隐退吗(刘伯温最后结局怎么样呢)

有知道刘伯温为什么隐退吗(刘伯温最后结局怎么样呢)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3-09 12:33:19

有知道刘伯温为什么隐退吗

我认为刘伯温隐退有三点原因。

第一,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大封功臣,刘伯温是朱元璋第一智囊,功劳很大,却只封了个“伯爵”,而死对头李善长和他差不多,因为是朱元璋老乡,却封了个“公爵”,还做了丞相,低了好几等,心有不平。

第二,受到以李善长为首“淮西派”的打压,在朝中混不下去了,选择“以退为进”,后来“淮西”派官员大部分被朱元璋杀了,证明他是英明的。

第三,朱元璋生性多疑,他本事又很大,他看出了朱元璋对他不放心,为了善终,选择隐退。

“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这句话说的就是刘伯温,我们可想而知他的才智要高人一等,他能预先猜到朱元璋的心思,所以他才能全身而退,不过最后还是回到朱元璋身边而死。那他为何在自己位高权重时却选择退隐呢?

其一、费力不讨好 明初,在经历多年战乱后,全国各地民不聊生、 百废待兴,朱元璋就想着要怎样才能把国家复兴起来,但首先必须重新整顿朝纲,而这个时候他遇到一个难题,在朝廷上身居要职的都是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他很清楚在这节骨眼上动刀势必会引起他这帮兄弟的反对,特别是在时局还稳定的情况下,到时乱起来结局就难以收拾了,所以也就暂时搁置下来。但不久后刘伯温给朱元璋上书,要求整顿朝纲,及时解决因战乱带来的贫苦老百姓的生活,这也恰恰迎合了当时朱元璋的心思。于是他也就顺水推舟把重任交给了刘伯温,赋予他无限权利,上至皇亲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在刘伯温大刀阔斧的改革整顿下,明朝出现了全新的局面,老百姓无不欢喜称赞。但他的大力改革却得罪了和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兄弟,朝廷上下几乎无不对他恨之入骨,但又敢怒不敢言,只能忍着,毕竟后面有朱元璋给刘伯温撑腰。可也正是这里外不讨好的差事让刘伯温有了退出的想法之一。 其二、正直引来龙颜不悦 在经过刘伯温的改革后,明朝慢慢地开始走向繁荣局面。从此朱元璋也是越来越器重他了,因为朱元璋和开国元老李善长产生政见上的分歧,于是朱元璋有了想打压李善长的想法,他把刘伯温叫去寝宫商议,想换下李,让刘伯温出任宰相一职。在当时的朝廷都知道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关系并不是很好,一个位高权重的开国元老更不会瞧得起靠嘴吃饭的儒生,本以为刘伯温会同意自己想法的,但结果却不是他想象的,而是遭到拒绝,朱元璋满怀期待的问:我最近想把李善长给换下去,你觉得可否?刘伯温回答:陛下,这个使不得呀!朱元璋:为啥?刘伯温:李善长做的挺好的呀!朱元璋开始不悦:你不是和他有仇吗?刘伯温:我老刘公私分明,李善长是我政敌不假,可是他真的挺有才能呀!刘伯温的正直有的时候是好的,但是这个时候却是得罪了朱元璋,此时朱元璋虽然还是面带微笑,其实心里已经很不开心了,本来想找个人支持自己,没想到最信任的人却第一个反对,于是慢慢老朱就开始不待见刘伯温了,刘伯温其实都知道,但是没办法,他也不想因为讨好而没有了底线!因为自己的性格太过正直引起朱元璋的不悦是之二。

文人毕竟是文人,刘伯温并不是一个政客,虽然他能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敌不过官场的不测风云,说不定哪天就自身不保了。在慢慢地得不到朱元璋的器重后,刘伯温也觉得心灰意冷了,加之朱元璋的猜忌,诛杀了曾经跟随自己打江山的功臣,刘伯温仅仅跟随朱元璋五年就告老还乡。 虽然刘伯温是回到了老家,但因为念及情义,又几次派自己家人去朝廷叙旧,很快就有人给朱元璋告状,说刘伯温在家不安分,自己找了块风水宝地准备另起炉灶。当时朱元璋就龙颜大怒,因为他知道刘伯温不是一般人,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才啊!在不失礼仪的情况下,刘伯温也识时务的举家搬至京城了,但回到京城后不久刘伯温就一病不起而终。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