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台湾的日月潭、珊瑚潭,北京的玉渊潭。
洼—河北的文安洼、黄庄洼。
错—青海的多尔索洞错、多尔改错,纳木错、扎白南木错。
泡—吉林的月亮泡,黑龙江的龙虎泡、乌鸦泡。
还有海、池、泊,。
如北京就是湖泊名称的一个小小博物馆。内城中央有一连串的“海”,北海最大,连同中海、南海,帝王时代曾共称太液池。再北有前海(又称什刹海)、后海、西海(又称积水潭)、太平湖(著名作家老舍在此自尽,可惜这座有名的小湖已被新建筑填埋得了无痕迹)。玉泉山东边的颐和园里有昆明湖。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广安门外西客站旁边还有座莲花池, 古称西湖、大湖。看: 海、湖、池、潭、泊, 多么有趣的一串湖名!
在我国,湖泊的称谓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地区湖泊的名字可是大不一样,如湖(太湖、杭州西湖)、泊(罗布泊、梁山泊)、池(滇池、阜康天池)、荡(元荡、黄天荡)、淀(白洋淀)、漾(麻漾、金鱼漾)、泡(月亮泡、查干泡)、海(洱海、草海、居延海)、错(纳木错、羊卓雍错)、诺尔(查哈诺尔、腾格尔诺尔)、茶卡(伊布茶卡、扎布耶茶卡)、淖(察汗淖、九连城淖)、洼(团泊洼、文安洼)、潭(日月潭、商秧潭)、海子(盐海子、碱海子)、库勒(阿克苏库勒、硝尔库勒)、塘(官塘、大苇塘)、浣(库水浣)等。
湖泊的这些称谓,有着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还反映了不同民族与语言的特色。汉族称为湖;藏族称为错或茶卡;蒙族称为诺尔;满族称为泡子;白族称为海;而汉民族又因地区和地方语言不同,对湖泊又有不同的习惯称谓;江苏、浙江和上海人称为荡、漾;山东人称为泊;河北人称为淀;四川人称为海子。你看,平平常常的一个名字,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