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的始末(三家分晋百科简介)

三家分晋的始末(三家分晋百科简介)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4-12 11:02:34

三家分晋的始末

答案如下:

公元前453年晋国公卿赵魏韩联合灭亡了晋国最大权臣智氏。划分了晋国所有的资源。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被迫承认了三家分晋的结果。三家分晋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开始。也是后世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的开篇第一篇文章。可见三家分晋影响之深远。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1]

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2]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迁于端氏(今晋城市沁水县)。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春秋战国的分水岭。

中文名

三家分晋

发生时间

公元前 376年

发生地点

晋国

主要人员

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

含义

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