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的背景是武王伐纣的故事。
当时商朝末代皇帝纣王,昏庸无道,残暴歹毒,引得民不聊生,周武王偶遇姜子牙,拜姜子牙为军师,率兵讨伐纣王。
这本书里面的主线其实还是封神,这是因为天庭实力空虚,玉帝想让阐教和截教出点人手,来填补天庭空虚,但是两派的教主都是圣人至尊,是玉帝都惹不起的人物。
最后玉帝告状告到鸿钧面前,鸿钧赐下封神榜,封神榜归姜子牙收管,由此引发了阐教和截教的大战。
最后是周朝战胜了商朝,阐教和截教死伤惨重,吃了大亏,天庭捡了个大便宜,所以最终是天庭是最大的胜利者。
《封神榜》虽然描述的是以武王伐纣这段历史为背景的故事,但从其成书的背景和思路看,这本书的目的显然不是像《三国演义》那样要以演义来讲说历史的方式来讲商周之际的历史,它其实是有很强烈的整合中国神仙谱系和抢夺民间信仰话语权的意图在里面的。
首先,中国人历来的神话源头多样,而且从上古(如山海经、楚辞),到佛道,再到民间原始巫祝这几个脉络杂揉发展,导致不同地区的民间信仰形态多样,不相统一但也不相排斥,形成一种很独特的共生结构。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兼容并包的个性在这一方面有很充分的体系,所以长期以来,中国人也并不热衷于构造一个犹如古希腊或北欧神话那样完整有序的神系谱系,实际上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也构筑不了。
但是,从晚唐尤其是宋代开始,朝廷开始参与了民间的封神仪式,并占据了正统发言权。从这个时期开始,民间信仰的神明,常常是由具体的人演化来的,比如关羽、妈祖等。而朝廷方面,则通过掌握加封神明的仪式,来介入这些民间信仰,而民间信仰的神明也常常借由朝廷的加封而获得了更高的地位和更广泛的信众。妈祖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其最早是福建沿海巫女,后来经朝廷不断加封,取得了天上圣母和海神的地位。
显然,这种借由朝廷加封的方式和历史发展后,就为规整民间信仰中的神系提供了可能,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玉皇大帝本来只是道教诸多天的帝之一,而慢慢成了民间信仰神系的最高代表。而西王母也有原来山海经中的豹尾虎齿的形象,演化成了玉帝的老婆王母娘娘了。
但是,从宋朝到明朝,经由科举制度发展起来的士大夫文人集团,对于这种简单地把民间信仰话语权交到皇帝手中的模式,显然是不满意的。一来,士大夫集团本就自认为是道统的代言者,这种和天道道统息息相关的民间神系的发言权,士大夫文人集团自认为是有责任去把它拿到的。二来,也必需借由对民间信仰体系的规整,来让统治者和民众接受自己这一套天道伦理体系的约束。
所以,用一部小说把所有神系,从山海经到佛道杂揉到民间巫祝神,这些通通打入一个熔炉,用一张封神榜的形式谱写神系,这里面心思不可谓不大,而且还真的发生了一些效果和影响。
《封神榜》选择武王伐纣为背景是有文化渊源和深意的,历来关于”汤武革命“的合法合理性,统治集团和士大夫文人集团常常是有不同意见的,一般皇帝当然是不希望有人造反,所以总觉得武王伐纣是以下犯上。而士大夫集团当然通常是肯定汤武革命的,认为当你统治者不符合天道时,底下是可以对你取而代之的。
所以在《封神榜》中,由三圣和女娲共同制订的殷商灭亡的计划这个情节,实际上是过去士大夫文人集团普遍认为的”天道放弃了商“的一个具体神话小说笔法的写照。
另外,《封神榜》中有很多对官方民间信仰体系的直接颠覆,比如黄飞虎本就是个杜撰的人物,可《封神榜》一书流行后,民间信仰中就确实把他当作泰山府君来供奉了,而原来官方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泰山神反而渐渐地被淡忘了。
不过,虽然《封神榜》确实在对中国人的完整神谱观念和民间信仰内容发生了影响,但也并没有真正完全一统民间信仰体系,中国人那种随象而动、兼容并包的文化个性,说到底还是几千年如是的。
回答完毕,
一点个人愚见,权作抛砖引玉~
欢迎关注“曲江家学”,共同学习、探讨文化的传承与修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