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唐·房玄龄等《晋书·杜锡传》。
意思是形容心神不宁。
出自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却说三巧儿自丈夫出堂之后,如坐针毡,一闻得退衙,便迎住问个消息。”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常和“度日如年”连用;多用来形容心情不安定。
示例:儿子离家出走了,一张字条也没留下,两口子捶胸顿足,如坐针毡。
近义词:局促不安、坐卧不宁、惶惶不安、坐卧不安。
反义词:心安理得、如沫春风、不愠不火、处之泰然。
引证:
1、明·罗贯中《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