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看了2遍。
《红与黑》译本有20多本,有一个数据是26本。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学小说的先流,是现代小说之父。于连是个可怜人又是个聪明人,可惜生错了时代。
最关键的是,其中主人公于连的独特魅力,独特的性格和命运,深深地打动了许多读者的心。
看了两三遍吧。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在19世纪创作的一部小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这部小说曾在中国读者群中十分流行。但其实,《红与黑》在法国出版之初反应平平,并不是这书不好,而是因为它太过现实锋利的笔触令大众无所适从。《卡门》作者梅里美在给司汤达的信中写道:“您的罪过是将人心的伤口大白于天下,令人不忍直视。”但这样的锋芒在半个世纪后收获了一个大粉丝,他就是德国哲学大师尼采。尼采宣称,司汤达是他“此生最美丽的邂逅之一”,还把司汤达说成“法国最后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
直到20世纪,《红与黑》的经典性才得以彻底确立。一部作品想要担得起经典的名头,它在写作风格、小说主旨等方面就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给人历久弥新之感,《红与黑》就是个好例子。比如,首先,小说揭示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直到今天仍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巨大空间;其次,司汤达抛弃了欧洲中世纪文学中扁平化的女性形象,赋予了女性智慧和主观能动性,这点赢得了波伏娃的赞赏;此外,作者成功塑造了主人公于连这样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几乎成了“野心勃勃”和“不择手段”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