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酥鱼广府城周边碧水环绕,苇塘相连,百姓多以捕鱼为业,吃鱼成了家常便饭。打鱼上岸,一斤以上的鲤鱼、鳜鱼、草鱼被富贵人家及饭店挑走,以备餐宴之用,其余如鲫鱼、鲢鱼、鲇鱼等杂鱼上不得宴席,都留着自家吃。
先把此类杂鱼破肚洗净,晾干油炸,配以葱、姜、蒜、醋、白糖等作料,码放于砂锅之中,用武火炖一小时,用文火炖三至四小时之久,整条鱼原样不变,入口酸甜绵嫩,刺鳍皆酥,又不失其鲜,故取名酥鱼,久而久之,就成为广府一大特产。
1、广府烧饼多种多样,有油酥烧饼、脆皮烧饼、夹心烧饼,又名火烧,主要以口感酥软、松脆、香甜、利口为特点。夹馅火烧是烧饼的一种,大多以羊肉馅、牛肉馅为主,配料以大葱、冬菜、姜丝、桂蓝、花椒粉等佐料,广受商旅游人及百姓的喜爱。广府的缸炉烧饼最为有特点, 它以彭城陶瓷大缸缸底作炉,周边用耐火土细细抹实,炉火要不旺不弱,面饼环绕错落有致地摆在缸底,根据火候不时用夹子翻动,待白里透黄后再放进炉底夹道内烤边至金黄即熟。这样烤出来的烧饼皮酥里嫩,咸香可口。
2、广府缯肘所使用的肘子,并不是简单的从猪身上取下来即可,而是以小猪后腿为主料,并将其中的白油肥肉全部剔除掉;经过腌制、炖煮、晾凉等过程后,才能算是成品;最主要的特点是用肘皮将主料包裹住,所用肘皮为瘦肉去骨,也因此而得名为缯肘。缯肘流传到了今天,已成为了广府的饮食特产,广府宋海饭店曾用缯肘参加过省级荣誉比赛,被授予广府名吃,后续成为各大饭店酒桌上一道名菜。制作方法:采用猪肉前腿健肉,自配秘料,两天后再配制12种名贵药料煮制而成,其特点:切之盘中,如花朵图案,肉烂而不塞牙,肉质瘦嫩,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逢年过节、馈赠亲友之美味佳肴。
3、广府酥鱼。广府城周边碧水环绕,苇塘相连,独特的洼淀湿地自然环境形成了“浅植苇稻,深种莲蒲”的种植习惯,百姓多以捕鱼为业,吃鱼成了家常便饭。打鱼上岸,一斤以上的鲤鱼、桂鱼、草鱼被富贵人家及饭店挑走,以备餐宴之用,其余如鲫鱼、鲢鱼、鲇鱼等杂鱼等上不得宴席,都留着自家吃。先把此类杂鱼破肚洗净,晾干油炸,配以葱、姜、蒜、醋、白糖等佐料,码放于砂锅之中,用武火炖一小时,用文火炖三至四小时之久,整条鱼原样不变,入口酸甜绵嫩,刺鳍皆酥,又不失其鲜,故取名酥鱼,久而久之,就成为广府一大特产。
4、广府酱菜。酱菜是广府城地方特产之一,早在明、清年间就出现了多家酱菜作坊,清中期时最盛,历时三百余年,在顺德府(邢台)、大名府、山西、北京等地设有分号,城内各家作坊腌菜用的大缸有近万口,长期雇用员工千余人。民国时期酱菜园掌柜及工徒习练太极拳蔚然成风,作坊口多撰写有“太极生无穷变化,酱园腌八味经营”对联。
5、广府陈义村豆腐皮。广府陈义村豆腐皮,始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来历史。作为一种菜肴,是广府这一带人,在酒桌上招待亲朋好友时的必备菜;作为一种豆制品,炒吃给人以醇厚的口感,凉拌又很;作为一种特产,已从寻常百姓家登上了广府的大雅之堂。现在的豆腐皮,除了最初那一种之外,还有用滚子辗轧的,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豆腐皮,颜色有些发黄,较原先那种的豆腐皮,还有些发厚,食用时适合炒吃。这是较为普遍的两种豆腐皮,其他种类的豆腐皮,不再一一赘述,其制作工具基本相同,制作方法也在大同小异中,使豆腐皮从百姓家中走了出来,有了品种繁多、花样各异的局面,但均有着良好的口感和较为丰富的营养。
6、广府酱驴肉香而不浓,肥而不腻,肉烂而有韧,自清晚期始名噪冀南。城内多家作坊中,以王家肉铺工艺最为独特,久盛不衰。其选用一岁小驴前夹键肉和后臀肉,切成一斤左右的方块,在清水中浸泡数小时,沥出血水后放入沸水中溢抄,待肉块紧缩后再从沸水中捞出放入清水,加入酱油、葱白、鲜姜和自家秘制药材香料和陈年老汤,文武火烧时,火候把握也极为关键。待用筷子能插透肉后捞出与煮肉汤汁一起晾凉,然后再将驴肉放入原汤中浸泡入味。制作工艺虽简,但其所入药料秘不外宣,陈年老汤为自家独有,火候又极难把握,所以城内虽多家酱肉但风味各不相同。
7、广府糕点。广府制作糕点的手艺,是自清同治年间由南方传入的。在手艺传入之前,城内有许多经营和制作糕点的作坊,以西大街“馥茂”号和“金香斋”最为有名,从选料到配方要求甚严,制作工艺也比较复杂,创造了名目繁多、味道别致的各类珍奇品种,如麻片、酥糖、鸡骨、寸金、象眼、龙井饼、麒麟酥、七星点子等,糕点有着色泽鲜润、松软可口、气味清甜、甜而不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