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江少虞(约公元1158年后)撰。少虞字虞仲,常山(今属浙江)人,政和进 士。该书系杂记,成于绍兴十五年(1145),二十八年 自序。全书七十八卷,记述北宋政治制度、古迹掌 故、人物轶事等,分祖宗圣训、官职仪制、风土杂志 等二十四门。其中“官职仪制”、“衣冠盛事”门所涉 及宋代服饰史事丰富,如中国衣冠用胡服、乌帽、学 士系鞋、学士蹑履见丞相等,尤以记载赐服礼制最 夥,有特诏佩鱼、赐衣服、赐夹公服、赐金带、赐常参 官冬衣、因例赐带加服色、武臣赐笏头带、赐百官冬 服等十多目。“安边御寇”门中亦详记边远少数民 族,如契丹之皇亲贵族和百官士庶服饰。全书保存 了大量北宋间服饰仪制资料,对后人研究有极大的 参考价值。有日本元和七年(1621)木活字本,1981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点校本。
吕蒙正(946年-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太平兴国进士。在宋太宗、宋真宗时三次担任宰相,在北宋时期,仅有他与赵普曾如此。吕蒙正在北宋宰相中,以知人善人著名,如吕夷简、富弼等人都曾因受其赏识而为官成名。
破窑赋 (宋朝宰相 -- 吕蒙正)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鸡翼大飞不如鸟。马有千里之程,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 文章盖世,孔子尚困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垂钓于渭水。盗跖年长,不是善良之辈;颜回命短,实非凶恶之徒。尧舜至圣。 却生不肖之子;瞽叟顽呆,反生大圣之儿。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为齐国首相,孔明居卧草庐能作蜀汉军师。 韩信无缚鸡之力,封为汉朝大将;冯唐有安邦之志,到老半官无封。李广有射虎之威,终身不第;楚王虽雄难免乌江自刎,汉王虽弱却有河山万里。 满腹经纶,白发不第;才疏学浅,少年登科。 有先富而后贫,有先贫而后富。蛟龙未遇,潜身于鱼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长;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昔时也,余在洛阳。 日投僧院,夜宿寒窑,布衣不能遮其体,淡粥不能充其饥;上人憎,下人厌,皆言余之贱也! 余曰:非吾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余及第登科,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秧,思衣则有绫罗锦缎,思食则有山珍海味, 上人宠,下人拥,人皆仰慕,言余之贵也! 余曰:非吾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盖人生在世,富贵不可捧,贫贱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环,周而复始者也。
吕蒙正(944或946-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生于后晋出帝开运三年,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太宗征讨太原,吕蒙正被授著作郎,入值史馆。太平兴国五年(980),拜左补阙,知制诰。八年,任参知政事。端拱元年(988年),罢李昉,拜吕蒙正为宰相。吕蒙正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不允者,必不强力推行。与开国元老赵普同在相位, 关系极为融洽。淳化二年(991年),谏官宋沆上疏,忤怒太宗,蒙正受牵连,被罢贬为吏部尚书。淳化四年,真相大白,复以本官入相。吕蒙正为官清廉,曾有人献古镜,言能照二百里,蒙正笑而却之道:“我脸不过盆子大,安用照二百里!”闻者叹服。至道元年(995年),太宗再度罢贬吕蒙正,蒙正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期间,政尚宽静,事多委任属僚,其总裁定夺而已。真宗即位(998年),吕蒙正被任命为左仆射,为感先帝之恩,蒙正献家财三百万助之朝廷。咸平四年(1001年),第三次登上相位。六年,封莱国公,授太子太师。不久,因病辞官,回归故里。真宗朝拜永熙陵,封禅泰山,过洛阳两次看望吕蒙正,曾问其子中谁可为官。蒙正道:“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吕夷简,真乃宰相器也!”吕蒙正病逝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享年六十七岁,谥文穆,赠中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