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篆和小篆都是古代我国的文字形体。大篆起源于商代至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4世纪到前3世纪),由当时的图案演变而来,其形状庄重古朴、笔画粗细不均。
小篆则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世纪到前3世纪),是对大篆进行了一系列简化和规范。小篆笔画较为规整,结构紧凑,成为后来汉字发展的基础。
这两种篆书形体在历史上都曾被广泛使用,大篆主要用于铭文、石刻等正式场合,而小篆则常用于书写文献、印章制作等。
大篆这种字,是周宣王时期的太史官籀创造出来的。也有人说,太史官籀第一次改变上古的文字,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称为篆。
篆是传的意思,传播它的道理、规律,并且可以运用到无穷无尽的事中。甄酆审定六书,第三就是篆书。据《说文解字序》记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由此可见,八体书法中,第一就是大篆。另据《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记载,《史籀》十五篇,是指周宣王时期的太史官创作大篆十五篇,到建武时期丢失了六篇。
从此,官府便根据这些字制定成册,并用来教授他人,称为《史书》,一共收进去九千字。
小篆,是秦国的丞相李斯创造出来的。李斯在大篆和籀文的基础上,进行增减,有所取舍,并称这种字体为小篆,又称为秦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