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旧时的别名又叫津门、津沽、沽上。称津门是因为明朝初年设军事卫戍之地天津卫,它正处京畿门户,所以叫“津门”。又因天津古时名直沽,所以设天津卫之后,也称津沽。而津沽、沽上的名称更与河流的名称有关。沽是一条古河名。沽河故道在今通县以东,并有东西之分。东沽河即今潮白河、蓟运河等,西古河即今北运河、海河。所以沿沽河两岸的村庄名称多带有沽字,像三岔沽、小直沽、大直沽、塘沽、汉沽等。天津自古有“七十二沽”之说。
燕王朱棣与其侄子建文帝争夺皇权时,就是从直沽出发的,大获胜利称帝后,赐名这里为天津。其中,“天”是天子的意思,“津”是渡口的意思,意为“天子渡河之地”。天津得到赐名后,又因为地处要塞,于同年又在这里设置了军事部门——“卫”。当时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直到清朝,为了加强对天津管理,顺治帝将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并于天津卫,三卫合一。至今人们经常提到的“天津卫”一词,就是从此而来,早在百年之前,历史就赋予了天津非凡的定义。天津地处北京东面,是渤海港直达京城的必经之路,天津卫,所谓卫者,当以军卫视之。天津作为大城市也是由军事要塞逐步发展而形成的。
天津,简称“津”,别称津沽、津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