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建安二十四年,蜀将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被斩于临沮。后以"走麦城"喻陷入绝境。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将关羽失守荆州,退守麦城,在此演出了一场千古悲剧。麦城因此闻名中外。
看三国演义中会有一段,是非常出名的那段关云长败走麦城。很多人读到这段都会有个疑问,就是,为什么关羽基本上是单枪匹马的败走呢?他手底下的士兵们都去哪了呢?
虽然关羽的性格方面存在某些问题,但是人们都说他是义薄云天的关公,关羽不喜欢官场那些弯弯绕绕,所以后时候会对他的上司和同事们出言不逊,但是他非常的疼爱他的士兵,别人都把手底下的兵当枪使,但是他把士兵当儿子看。所以他手底下的兵都非常的爱戴他。
他的性格上是没有问题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那个时期的大部分士兵都是忠于自己的将军,忠于自己的国家的,为了保卫国家,他们很多都英勇无畏不怕死。当时的蜀国有一个叫向宠的将军,他在战争中的为国捐躯了,然后他手底下的士兵冒着敌人的长枪长矛,宁可自己死也要把向宠的尸体抢回来。虽然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这样,但是那个时期的大部分士兵都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这种问题不应该出在爱兵如子的关云长身上。后来经过广泛的讨论,有人总结出了以下四点原因。第一件事,当时关羽失败了逃往麦城的时候,孙权已经统治了江陵,把关羽手底下的士兵们的家小都掳走了,因为这些家属的命运都在孙权的手里,这些士兵哪里还敢再去打孙权。第二就是,当这些士兵知道了自己的家里人没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他们也知道吕蒙这个将军也是非常有才能的,同时也不是那种不讲道义的人,于是关羽就找人去和他谈判。
他们达成协议之后,士兵们也把心放下来了,就没有那种拼命的劲头了。第三就是他们在败走麦城的时候已经打过一场仗了,早就没有力气了。同时他们也发现关羽也指望不上了,因为当时关羽已经没有援兵了,也没有退路了。于是他们的求生欲望驱使他们四散而逃。想想也是挺心疼关羽的。关羽太过自大,刚愎自用
关于败走麦城的最大原因是关羽违背了刘备于诸葛亮的隆中对策,隆中对策最重要的决策部署就是,对外接好孙权,以抗衡曹操,内修政理,以集聚实力;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向曹魏进发,刘备帅兵从秦州出发,向魏国进发。当时所说的天下有变我认为就是吴国和魏国发生大规模战争,当时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而是蜀国和魏国一直有小规模的军事战争。关羽在取得对曹仁和于禁的战争胜利后,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估计不足贸然进军,造成荆州兵力空虚,给东吴留下可趁之机。
还有就是关羽本人持才傲物,对刘备的小舅子糜芳稍不满意就大加责罚,就因为他在出军前没有把粮草办好,关羽就扬言得胜回来收拾他,这造成糜芳对关羽的怨恨,更可怕的是关羽还把自己的大后方交给了糜芳,东吴军一攻进城,糜芳就投降了。关羽留的防御工事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关羽处在荆州,是魏蜀吴三国的重要角力点,关羽原则性很强,但灵活性不强,吴国和蜀国本来就因为荆州的问题矛盾不断,面对孙权的联姻,则一口回绝,一点也不给面子。还对其破口大骂,惹的东吴方面很是恼火。在关羽在前线于曹魏对峙的时候,孙权派吕蒙偷袭了荆州,失了荆州的关羽,内部军心不稳,处于极不利的境地。
于关羽前方对阵的是素有“周亚夫之风”的徐晃,徐晃在曹操手下参与过多次重要战争,和多次重大战役,作战经验丰富,在樊城之战中徐晃于关羽展开激战,在击退关羽后,紧随关羽展开追杀,关羽战败又得知失去荆州,赶紧向南撤退,在撤退的过程中,关羽将士无心恋战,士卒逐渐溃散,最后退到麦城。麦城被吴国包围,关羽率数十人突围,后遇马忠埋伏,关羽和其子关平一起被擒,后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