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冰,分为三个意思。一是形容十分惶恐焦灼;二是谓受命从政,为国忧心;三是谓清苦廉洁。
饮冰的典故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吾末至乎世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
与之相关的成语有:饮冰食檗,饮冰吞檗
饮冰茹檗,饮冰内热,饮冰食蘖,饮冰茹蘖。
饮冰释义:1.形容十分惶恐焦灼。语本《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
南朝 宋 鲍照 《谢永安令解禁止启》:“饮冰肃事,怀火毕命。”
唐 宋之问 《送姚侍御出使江东》诗:“饮冰朝受命,衣锦昼还乡。”
宋 王安石 《游栖霞庵约平甫至因寄》诗:“官事真伤锦,君恩更饮冰。”
2.谓受命从政,为国忧心。
唐 张九龄 《与李让侍御书》:“不然则命非饮冰,幸安中土,又安能崎岖执事之末?”
《明史·李应升传》:“陛下振纪纲,则片纸若霆;大臣捐私曲,则千里运掌;台谏任纠弹,则百司饮冰。”
3.谓清苦廉洁。
唐 姚合 《心怀霜》诗:“还如饮冰士,励节望知音。”
清 钱谦益 《谭性教授承德郎制》:“饮冰之操,已著於当时;如水之心,可徵於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