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隆中
古隆中位于襄樊市西郊,距市13公里,风景区面积达12平方公里。地貌上属于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形,是荆山山脉的北部延伸部分。隆中山海拔达306米,隆然中起,故名隆中。又因其历史久远,名古隆中。由此可见古隆中是空间上的高度与时间上的长度的结合。
唐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用在隆中,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隆中,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的寓居之地,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至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诸葛亮在这里居住了十年。这十年是诸葛亮死刑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他世界观形成和政治思想孕育时期,为他走上政治舞台,演绎三国风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武侯祠:
武侯祠,始修于晋朝,后历经修缮,明代吴绶对武侯祠进行了全面维修。明弘治二年,隆中武侯祠等古迹被襄简王朱见淑所毁,隆中一带的老百姓对朱见淑十分痛恨,对勤劳智慧的诸葛亮更加敬仰和怀念,于是便自动捐款在隆中山东梁重建武侯祠。现在的武侯祠为四进三院层台式建筑。
襄阳古城
襄阳古城墙因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城墙的平均高度在8.5米,最高处有11米,厚5-15米。周围环绕着护城河,河主道一般宽180米,最宽处达310米。襄阳古城原来有六座城门:东门“阳春”、南门“文昌”、西门“西成”、大北门“拱宸”、小北门“临汉”、东长门“震华”。
襄阳古城墙历史悠久,始建于汉,时兴时废,东晋咸和五年(公元330年)遭到后赵石勒部将部分拆除。晋末修补过。唐宋年间设为砖城,增设垛堞,新建城楼。宋蒙襄阳之战,城墙遭到蒙古军炮击,不少城墙被毁。明洪武年间重筑,并在城东北角新建一段城墙,取名新城。古城历经沧桑,现仅剩临汉、拱宸和振华3座城门,尤以临汉门最为完整。在临汉门上还保留有一座始建于唐,重筑于清的重檐歇山式城楼,经维修后完整无缺,现仍雄拒于汉水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