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七个王称

古代七个王称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4-21 03:20:47

古代七个王称

帝王们的称号随着历史的发展,称号从对帝王们的一生功绩的定论到完全成为歌功颂德的工具,可以说帝王称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君权与各方势力斗争史

首先,帝王一般有庙号、谥号、年号等称号

庙号起源于商朝,商重祭祀,建宗庙祭奠先王,“天子七庙”,每位君主死去后都会有一座庙,七代过后,庙累计太多,则会毁去自太祖以下较早祖先的庙,将其迁入太庙,时期保持一个稳定的总数,这个制度称之为“祧庙”

而有一些丰功伟绩的君主则会上庙号,示意尊崇,永不毁坏其宗庙,曰“百世不祧之庙”

庙号分为“祖”“宗”,正所谓“祖有功,宗有德”

祖一般为开创之功,一般如汉太祖刘邦、 唐高祖李渊 宋太祖赵匡胤 元世祖忽必烈 明太祖朱元璋 清太祖努尔哈赤

有立下不世之功,对国家恩同再造 如汉世祖刘秀 明成祖朱棣 北魏高祖元宏

庙号大部分来源于谥号,并不像《谥法》一样,庙号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

首先,谥号始于西周前期,周公旦著书《谥法》,用来对王侯将相的一生做一个高度的评价

表扬的,例如:

经纬天地曰文

布义行刚曰景

威强睿德曰武

柔质慈民曰惠

圣闻周达曰昭

圣善闻周曰宣

行义悦民曰元

安民立政曰成

布纲治纪曰平

照临四方曰明

辟土服远曰桓

聪明睿知曰献

温柔好乐曰康

布德执义曰穆

2.批评的,例如:

乱而不损曰灵

好内远礼曰炀

杀戮无辜曰厉

3.同情的,例如:

恭仁短折曰哀

在国遭忧曰愍

仁慈短折曰怀

随着时代的发展,皇权的集中,谥号越来越多,庙号成为皇帝们的必备

从唐代起,皇帝还有尊号,这是生前奉上的。 例如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乾德元年受尊号为“应天仁圣文武圣德皇帝”。尊号可以上好几次,都是尊崇褒美之词,实际上是阿谀奉承。 也有死后上尊号的,例如唐高祖死后,到天宝十三载上尊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这种死后所加的尊号也可以说是谥号,这样,谥号的字数就加多了。 唐以前对殁世的皇帝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不称庙号,唐以后由于谥号加长,不便称呼,所以改称庙号(如唐玄宗、宋太祖)。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