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窦娥冤》有感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第一次听到《窦娥冤》这个故事了,但当时听到这个冤鬼复仇的故事时那种略带恐惧的快意却记忆犹新.上中学后,经过老师慷慨激昂的解读,窦娥在我的心目中成为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坚强女性,而今我为了作业再三读这部作品时,窦娥身上的光环开始逐渐消退.我悲哀地意识到其实窦娥的反抗远没有取得胜利,她只不过是男权文化下的一个悲剧首先她被男性作家极力塑造成一个美丽柔顺、安分守己的理想女性典范,完全符合封建社会好女人的标准.《窦娥冤》的故事发生在元代,当时封建礼教的磐石开始动摇,尤其是社会下层的百姓蔑视礼教,反封建伦理的举动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在这样一个宽松、开放的社会氛围中,窦娥有改自己命运的资本,她也曾自叹自怜“莫不是字儿该载着一世忧,今也波生招祸尤”.然而最终窦娥依然选择了逆来顺受“我将这婆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辞须应口”.不仅如此,窦娥还被赋予了更高的男性价值尺度――自我牺牲的无私精神.公堂之上的窦娥虽然忍受着酷刑,却依然宁死不屈.但当她听到要拷打婆婆时,却宁可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对方的皮肉之苦,“我若是不死呵,如何救得你 ”当我冷静下来再读时,一股无奈的哀伤又涌上心头:窦娥本身的反抗是无果的.如果没有她的父亲窦天章,她只能向人们昭示自己的冤屈,却无力为自己正名昭雪.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命运的改变、勇敢的抗争只能借助男性力量才能取得胜利.关汉卿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男性价值理想寄托在作品中,在创作时,他的主观愿望就是希望表现出“男性的神奇和美妙”.他笔下的女性再机智、勇敢,再富有反抗精神,她们仍然生活在男性世界的边缘,她们只能在边缘地带颠覆.
《窦娥冤》自然是悲剧,也许是因为它的大团圆结局使人觉得不像是,但是正是这样的结局突出了更为强烈的悲剧情感。这些的主要表现在于《窦娥冤》中的鬼系情节。鬼系情节加强了整部戏剧的悲剧性。何以见得?一方面,窦天章是一个敷衍了事自私恶毒的官员,当他看见窦娥案件的卷宗,因为窦娥与他同姓,他怕受到牵连,竟是连看也不看,后来窦娥的鬼魂几次三番将自己的卷宗放在最上面,甚至数次使烛火熄灭,用此来暗示自己的冤屈,最后窦天章才无奈接受了事实。而窦娥现身的时候,他首先问的不是窦娥受了何种冤屈,而是询问她是否药死公公,待得到了窦娥肯定的回答,他就十分恶毒地诅咒自己的女儿,这难道是一个父亲的做法吗?“永世不得人身,罚在阴山,永为饿鬼”这种话,在亲缘关系为主导的中国古代社会,一个父亲对女儿是有怎样的恨才能说出口的?窦天章其实一点都不在乎他的女儿如何,他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功名利禄和名声,及其自私恶毒虚伪固执。另一方面,既然窦娥已经是鬼,为何不自己报仇,而要让官员为她平冤昭雪?因为她做不到,她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她根本无法为自己报仇。鬼系情节的另一意义是揭示了清官意识的荒谬性。元代是一个怎样的朝代?汉民族首次大规模被非本民族的统治者所统治,汉民族的地位一度低到刷新历史下限,人命根本就无足轻重。元代的统治者昏晕无能,整个朝政从内到外都已经溃烂,在这种情况下,窦娥怎么就有了一个身居高位的父亲?而且这父亲偏偏“清正廉洁”?如果窦娥没有窦天章呢?她的冤屈要如何才能昭雪?古代为何会出现包青天这样真正意义上清正廉洁、执法为民、公正无私的官员?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所以才幻想有明君贤臣,幻想老百姓能在他们的统治下安居乐业。所以正是这样的大团圆结局,才更加突显出了《窦娥冤》的悲剧性意义。窦娥的冤屈永远得不到伸张、平民百姓的冤屈永远被埋藏在时间的尘埃中,永无出头之日。还有一点,为何作者要设置一个大团圆结局呢,因为这同时迎合了观众的审美趣味,关汉卿也是要吃饭的不是?中国人喜欢大团圆结局,受不了坏人逍遥法外好人含冤而死,自然更愿意把钱送给自己喜欢的类型。另外一点,也是中国儒家传统思想中中和美的一种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