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
出自《灵枢·本输》:“脾出于隐白……注于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为腧。”
位置: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太即大,广大之意,《说文·白部》:“白,西方色也。” 五色与五行相配,白为金色,金气主肃杀;太白即金星,亦名启明,长庚,《诗经·小雅·大东》有云:“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阴阳家学说中,太白金星是主杀伐的武神,认为太白有戡定内乱之能。如《甲乙经·肝受病及卫气留积发胸胁满痛四》记载:“胸胁胀,肠鸣切痛,太白主之。;
《普济方·针灸》记载:“善咳,气无所出,先取三里。后取太白、章门”;《勉学堂针灸集成·心胸》:“胸腹痛暴泄,大都阴陵泉太白中脘针。”
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蒸升,本穴具有驱邪治急,理气祛湿之用。
《子午流注说难·足太阴脾经五输穴》释云:“太白乃阴俞土穴,土能生金,西方金,气色白,足内侧肉色较足跗足底特白,望其色而名之,故称太白。”简洁明的指出经穴定位及位置特征,现代用于治疗足的局部病症。
本穴是为土中输土,又为足太阴原穴,脾经真气之所在,储藏脾脏最原始的能量,且容量巨大,因此可助脾气运化,补肺气之源。《针灸聚英·玉机微义针灸证治》:“脾咳,刺足太白。”
从命名可知太白善攻伐,偏于泄邪,具有理气祛湿、驱邪治急的功效;而穴性侧重于补虚,故太白兼具驱邪扶正的双重作用。有临床报道提示本穴有补诸虚百损的功能,同时驱邪外出。
太白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按揉既可止腹泻,又可通便。还有研究发现点揉太白穴可调血糖指数,高者可降,低者可升。
太白穴是通过脾来补肺的一个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