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体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三个大类。
特点:
1.韵文:押韵的文体叫做韵文,诗、词、曲、辞、赋、以及颂、赞、箴铭等,都属于韵文。因文体不同,其用韵的严、宽也不相同。
2.骈文:讲究骈偶的文章,是在辞赋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它像散文,却讲究平仄和对仗;像诗歌,却不押韵。自成一类。
3.散文: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叫做散文。其语言形式比较自由,没有固定的要求,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随意写作。经、传、史书,都属于散文。
一、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所作,以屈原为代表,是《诗经》以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诗体。屈原所作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诗”。楚辞的地方色彩极为突出,多描写楚国山水和楚国物产,楚辞则以楚方言声调吟诵。隋唐以后,楚辞音调的读法失传,后人只能说明其意义。
二、赋
“赋”的意思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就是说要用铺开夸张的手法来描写的事物,用新奇优美的文字来描写事物。
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它强调文字的工整和声调的和谐,以夸张的方式描述事物,并经常在结尾发表一些评论,以表达讽刺的意思。
赋发源于战国,兴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汉唐时期有只写赋不作诗的文人,但几乎没有只写诗不作赋的才子。建安以后乃至六朝时期,赋在受到高度赞扬,甚至于诗。
三、乐府
乐府是古代封建王朝为管理音乐而设立的官署。它的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培养乐工、收集歌词。“乐府诗”是指这个机构为配制乐曲而由文人制作或从民间采集的诗歌。这些诗主要是用来入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都入乐。魏晋时期乐府诗简称乐府,所以“乐府”也从机构名称演变为音乐性诗体。
四、格律诗
格律诗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在盛唐之后逐渐形成的。它是一种按照一定的平仄和押韵要求的格律诗,后人把它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以区别于没有格律诗的古诗。它规定诗中有定句,句中有定词,字讲平仄,严格压韵。格律诗对音律要求非常严格。
五、杂剧
杂剧是一种古老的剧种,它为民族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宋代的官戏和金元的戏曲,它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金代末元初左右走向成熟。元朝统一全国后,杂剧进入繁荣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