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师是由若干预备役团编组的战时能迅速转为现役部队的师。预备役部队的一种组织形式。
按军种,分为陆军、海军、空军预备役师;按任务和装备,分为预备役步兵师、机械化步兵师、装甲师、炮兵师、高炮师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预备役师组建于1983年,由总参谋部颁发编制、授予正式番号和军旗,是预备役部队的最高建制单位,归省军区或军种直接领导。预备役师的领导和机关及所辖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现役军官和士兵,其余军官和士兵为经过训练的预备役人员。预备役师现役军人佩戴现役军衔;预备役人员在训练和执行任务时着军装,佩戴预备役军衔、军种符号和专用臂章;预备役师的组织整顿、军事训练、政治教育、装备管理、基地建设、后勤和装备保障等,主要由现役官兵负责。
随时准备根据国家需要应征入伍的兵役。服满现役退伍的军人和依法应服兵役而未入伍的公民,按规定编入预备役。也叫后备役。
二战初期,每一个德军步兵团都在国内配有一个相同番号的预备营,兵员和前线团都是同乡。但是自从一九三八年夏秋季扩军导致步兵师数量增加之后,德军每个预备营就要负责向两个前线步兵团供给兵员。
从一九四〇年开始德国陆军再次大规模膨胀,"同乡预备役"的体系彻底崩溃,一九四二年十月,所有的预备营都被一分为二,变成两种部队:在德国国内驻扎负责征兵等杂务的后备掷弹兵营〔Grenadier Ersatz Bataillon〕和在离前线地域较近进行实战训练的预备役营〔Reserve Bataillon〕。再之后,预备役营在德占区以师级形式存在,担任维持占领军治安和镇压游击队的任务,德军认为这可起到练兵的作用,以便这些新兵被随时投入前线野战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