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昆曲”占领着北京的戏曲舞台。后来昆曲被封建统治者召进了宫廷,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口味,昆曲不断地加工、修改,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民间特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于是它在民间的地位就渐渐衰落下来。
2、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 嘉庆 、 道光 年间同来自 湖北 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发展。
3、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京剧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极具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这也是京剧真正步入鼎盛的黄金时期。
4、新中国成立后,京剧更是成为国家对外交流的文化使者,京剧自此走向繁荣。
京剧演员的基本功讲究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喜欢京剧的人也主要是欣赏这四功五法。
喜欢京剧的人,都不太注意剧情。京剧的故事多是耳熟能详的故事,比如三国、水浒、列国。很多剧情、唱词戏迷们甚至可以倒背如流,这就应了那句话“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戏曲爱好者,都是喜欢听熟戏,听其中的韵味。
一般来讲,电影看的是导演,很多导演的作品很有号召力;电视剧看的是编剧,观众总是因为观众剧情的发展而天天守在电视旁;而京剧(还有其他戏曲)则看的是演员,剧情戏迷们都知道,比如听《借东风》就要听马连良马老板的,京剧是“角”的艺术。看演员实质就是欣赏唱腔,欣赏表演。
京剧也是一本教科书。很多人都是通过小小舞台来了解历史,识别美丑的。另外也是通过京剧,来培养审美。这毕竟是艺术家创造的艺术。
初接触京剧的观众,可能听不懂,都有过程。但这门活跃了二百多年的艺术门类,能够得到皇亲国戚的青睐,百姓草根的关注,甚至在特殊时期,国母倾国之力,打造八个样板戏,一定是有其魅力所在的。慢慢听,多多看,会逐步发现她的迷人之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