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馁[qì něi]
汉语词语
气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ì něi,指失去信心与勇气,提不起精神再做任何事。出自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
解释
形容灰心丧气;失去勇气。1、谓中气虚弱。2.指失去信心与勇气。
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
元·萨都剌《相逢行赠别旧友治将军》序:“吾病久气馁,不能无惧心也。”
溥伟《让国御前会议日记》:“惟军饷紧要,饷足,则兵气坚,否则气馁兵溃,贻患甚大。”[1]
吴玉章《辛亥革命·反对“取缔规则”的斗争》:“当我看到留日学生总会陷于瘫痪状态时,我毫不气馁,反而更加振作。”[2]
用法
他多次遇到挫折,但从不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