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相互作用论
2、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机制: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
3、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有三种方式:
(1)同化: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格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同化是格式的量变)
(2)顺应:指内部格式改变,以适应现实。(顺应是格式的质变)
(3)平衡
4、思维的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两种适应机能不断从低级的平衡达到高级平衡的过程
5、认知结构的基本单元称作图式,图式的变化包括两个过程:适应、组织
6、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思维的主要特点:通过感知、动作构筑动作格式;一周岁左右,建立“客体永久性”(指的是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或当客体不在眼前时,婴儿仍然知道该物体是存在的现象。) A非B错误(很难抑制以前受到奖赏的某个反应;很难把物体的位置与特定的动作联系在一起);末期出现心理表征能力;反射图式:新生儿反射是感知运动智力发展的基础。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前运算阶段的标志:表征和符号,思维主要特点:泛灵论思维。1、表象性思维(象征性游戏的出现)2、不可逆性思维3、思维的直觉性4、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三山实验)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思维主要特点:1、获得守恒性2、思维的去中心化3、序列化和传递推理4、类包含;不能守恒的原因:1、思维是中心性的,以中心化为特点2、很容易被知觉到的外部特征所迷惑3、把水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看做是不相关的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思维特点:1、区分现实与可能2、进行假设、演绎推理3、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经典实验:单摆振动实验,形式运算是“代沟”产生的根本原因
13、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表现)与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潜在能力(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要的是对儿童的教育:多多关怀,多多爱护,生活中,对他们善善诱导,找出他们的发光点,多多表扬,生活中多多了解的兴趣,对他们一向肯定的关爱,多鼓励,多发现,,走近他们的心里,多跟他们交朋友,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多交流,多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