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字的演变过程

熊字的演变过程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10-01 00:34:42

熊字的演变过程

在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突出了它的头部和小耳朵,下面的是大嘴,张开大口吃东西的样子,右边是它的身体和它短短的尾巴,下面还有它四条有力的腿。

小篆时经过线条化,左上角仍旧是它的头部,左下角变成了一个肉月,表示它的嘴巴和大舌头,又表明它是肉食动物;右边把它整个身体和四条腿线条化变成了两个“匕”字,且熊的爪子也很锋利。

人们在使用当中也用熊来表示能耐,能力,熊的力气大,能够耐饿、耐冻,所以把熊视为“才能”的象征。

“人家虽然是熊,但也是很萌、很有爱的啊~”

当这个字表示能力的“能”以后,原本表示狗熊的字怎么办呢?

熊因十分耐寒被认为很有火力,所以古人就在这个“能”字下面又加了火字造了“熋”,后又改为四点火“灬”重新造了今天的“熊”字,作为原本狗熊的“熊”。

“熊”的文化内涵

熊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古人由于认知水平有限,通过对熊的生活习性的观察,认为它有着伟大、不可思议的“死而再生”的力量(冬眠时几个月不吃不喝不动,醒来时依然很有力气)于是把它神化了。

据说,华夏始祖伏羲号黄熊,黄帝号有熊,鲧、禹、启死后化熊,还有周朝的开国国师姜尚姜子牙,也号飞熊。为什么大家会在自己的名号中使用一个字呢?其实都是源于内心的喜爱与崇拜。

我国古代的文献、出土的文物、和口传的非遗文化中,有许多和“神熊”有关的内容。古时候,人们认为如果孕妇梦见了熊罴,则预示着会生儿子;如果是帝王梦见熊罴,则预示着会得十分贤能的忠臣辅助。这在古人看来,都是吉兆。

相对于古人对熊的认识,那种天然而生的对熊的喜爱、崇拜甚至敬畏的文化心理,其实也是很纯真可爱的。现代人就不会再有这些想法了,也很少有兴趣去了解这些历史和传说中的文化。也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