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第一次易主 《清明上河图》完成后没多久,宋朝就开始经历战乱。公元1126年,金兵占领北宋的都城汴京,宋徽宗父子成了金兵的俘虏,《清明上河图》也随之被掳到北方。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在征伐过程中,从中原搜掠了大量书画放在皇宫中,其中包括《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被盗 元至正年,有一位装裱匠在为皇宫整理装裱字画的过程中,发现了《清明上河图》,他知道这幅画很值钱,便仿造了一幅假的,将真品替换出来,而且很快将真品转手卖出。至此,《清明上河图》开始了它的民间之旅。
权臣严嵩夺画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奸相严嵩柄国,权倾朝野,其子严世蕃仗势横行乡里,他们得知《清明上河图》是无上神品,便派人四处搜寻。
此时,画存于陆完家,陆完死后,夫人十分珍爱地把画藏在绣花枕中,秘不示人。夫人有一外甥姓王,长于绘画,乖巧善谈,趁夫人高兴时,要求看画,夫人一时推辞不开,便允许他坐在小阁中不带笔墨,限定时间观看,王生号振斋,聪颖过人,经十几次观赏,对画中房屋、街道、舟车,人物构图布局,均默记在心,回去之后,就将全图临摹仿制流传于世,但真品终归严嵩之手。
再次入宫与冯宝盗画
明嘉靖四十年,严嵩父子失势,严家被抄家时《清明上河图》再次收入皇宫。《清明上河图》入宫后,隆庆帝不喜欢字画,成国公朱希忠趁机奏请皇帝赐与他,皇帝却让估成高价,抵其俸禄,画将要给朱时,一个小太监得知此画价值连城,便将画盗走,正要出宫,管事人来了,小太监急将画藏到阴沟里,恰遇当天下雨,一连三天,画已腐烂,不堪收拾。
这个故事,实为盗画人冯保所杜撰。冯保是隆庆帝万历年间的秉笔太监,东厂首领,有权有势,出入皇宫,冯保得知《清明上河图》以后写有题跋,如系皇帝赏赐,他在题跋中一定大书特书,但冯保只字末提,显系盗窃到手,为了掩入耳目,他编造了以上离奇的故事。这就是著名的“冯宝盗画”,后《清明上河图》中国传统书画的保存对环境要求是很高的,特别是怕光,光照时间、强度一上去就容易褪色,所以现在一般都是在几乎无光的库房里面休息满三年之后展出一个月。
清明上河至今有将进一千年的历史了,它的作者是张择端。
清明上河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属一级国宝。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通过这幅画,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总之,《清明上河》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