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字共有 5 笔画,笔顺: 竖、横折、横 、横、横。
说文解字注:(目)人眼也。象形。重,童子也。象形,緫言之。嫌人不解二,故释之曰:重其童子也。
释名曰:瞳,重也。肤幕相裹重也。子,小称也。主谓其精明者也。或曰眸子。眸,冒也,相裹冒也。
按人目由白而卢,童而子,层层包里。故重画以象之,非如项羽本纪所云重瞳子也。目之引伸爲指目、条目之目。莫六切。三部。
笔画顺序为: 竖、横折、横 、横、横
醒目
[ xǐng mù ]
基本解释
(形)文字、图画等清楚、明显,引人注意。
详细解释
谓睁眼不眠。宋 梅尧臣 《永叔赠酒》诗:“一夕復一夕,醒目常不眠。”
显眼,引人注目。清 程麟 《此中人语·神船》:“遂登舟,伏船头上舱中眺望,模糊不甚醒目。”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八章:“代表们都穿上新分的较为醒目的衣裳。”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四章:“这里插着一个很大的木牌,写着醒目的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