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姓的由来

马家姓的由来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9-11 13:07:58

马家姓的由来

寻根溯祖

1、出自嬴姓,为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少皋氏裔孙伯益之后,其受姓始祖为战国赵王子奢。相传少皋有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孕生子大业(皋陶)。大业之子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姓嬴。伯益之子大廉,传至季胜有个曾孙叫造父,是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因平乱有功,被封在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称为赵氏。后建立赵国。战国时赵王有子叫赵奢,以善用兵著称,因战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今邯郸市西北),称马服君,死后葬于封邑。其子孙最初以“马服”两字为其姓氏,后省去“服”字,遂有马氏。世居邯郸。史称马姓正宗。

2、由译音而得姓: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时,其创始人穆罕默德被音译为“摩珂末”、“马哈麻”、“谟罕德”,回、维吾尔、哈萨克、塔塔尔、东乡、撒拉、保安等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受汉族影响,在采用姓氏时遂以穆罕默德在中国的最初译音“马”、“哈”、“麻”为姓,形成马姓中重要的一支,其中尤以回族中马姓最多,有“十个回族九个马”之说。

3、出自他族改姓和赐姓。如东汉大司徒马宫,本马矢氏,后改姓马氏;五代时司马球之后改司马氏为马氏,金时女真人汪古氏汉姓为马,元时蒙古合鲁氏有改姓马者,清满洲八旗费莫氏、马佳氏中,均有改姓马者。明朝时,多支归附朝廷的西域回民被赐姓为马;蒙古人中亦有被赐姓马者。 迁徙流布 与其他胜氏不同,马姓得姓较晚,然而很快成为大族。 公元前222年,秦国灭赵国,将赵奢之孙马兴迁徙至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西汉武帝时,马兴后人马何罗徙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从此,扶风茂陵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氏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这一时期,马姓位居要职者有汉相马宫、伏波将军马援、东汉开国功臣马武和马成、马援裔孙马腾和马超父子,学者有马融等,形成马姓发展史上的显达时期。 唐朝是马姓发展的又一高峰,唐初宰相马周、唐代中期猛将马U、中兴名将马燧等为马姓增辉。唐末,王潮、王审之率兵并中原民众入闽,有河南马氏随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户。许州鄢陵(今属河南)人马殷应募从军,随秦宗权部将孙儒入扬州,转从别将刘建峰攻取潭州(今湖南长沙)。896年,刘建峰被部下所杀,马殷被推为主,被朝廷任为潭州刺史,后进武安军节度使,于907年被后梁封为楚王,建立楚国,历时45年,这是历史上马姓建立的唯一一个政权。 宋代以后,闽、粤地区马姓逐渐增多。至明代,马姓族人遍布福建;至清代,有马姓移居台湾,进而又远徙东南亚及欧美。 现今马姓在全国的分布以北方为主,在全国百家姓中居第18位。 郡望堂号 郡望 《元和姓綦》所列马氏郡望有:扶风,京兆、郡、荏平、临安、西河、广陵等。 扶风马氏为马氏中最大的支派,并衍生出众多支派,如西凉马氏、洛阳马氏、京兆马氏、临安马氏等。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县,职掌相当于郡太守,因地近辅,故不称郡,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三国魏时改称京兆郡。京兆马氏自称为东汉大儒马融之后,其裔孙自周齐至唐有好几代人任御史之职,人称“御史马家”。 堂号 马姓的堂号有扶风堂、树德堂、聚未堂、宝善堂、文英堂、怀远堂、青云堂、伏波堂、铜柱堂、绛帐堂等,其中最有名的是铜柱堂和绛帐堂。 铜柱堂:西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胜利后在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