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家宝宝多大了呢?一般11-12个月的宝宝大多已经能发出单字或叠字音,比如baba、mama、nainai等音节,这是宝宝学习说话的前期表现。妈妈要鼓励宝宝多说,给宝宝创造说话的条件,不要替宝宝说话。宝宝的说话能力应在2岁半之前完全建立,否则以后的发音吐字会出现问题。
这时的宝宝会用表情、声音、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小手指着自己的奶瓶露出急迫的表情,这可能代表宝宝想吃奶了。如果妈妈很顺从地满足了宝宝的意愿,拿起奶瓶就给宝宝吃奶的话,那宝宝无疑就丧失了一次说出“nai”这个音的机会。这时,妈妈不妨故意当做看不懂,给宝宝拿他的玩具或牙胶,宝宝肯定会着急,就容易自主发出“nai”这个音,妈妈可以借此诱导宝宝开口说话。
教宝宝开口说话并不是在宝宝能说话后开始的,而是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引导的。说话不仅是交流的方式,也是建立感情的途径,因此即便宝宝还不能开口,妈妈也应该多跟宝宝说话。大人爱说话是引导宝宝开口说话的基础,常说的一些短语要反复说,加深宝宝理解,例如“宝宝吃奶了”、“宝宝换尿布了”、“妈妈来了”等等。这个月龄的宝宝对于人和物也有了比较强的辨识的能力,妈妈要用简洁的词语反复清楚地说,比如“奶瓶”、“推车”、“爸爸”、“小狗”等,这样既能诱导宝宝说话,又能帮助宝宝认人识物。
引导宝宝说话,还有很多需要家长们注意的事项,比如适度的不配合、创造使用长句子的机会等等。另外家长应该尊重每个宝宝自己独特的发育时间表,不该对宝宝语言技能的发展操之过急,但同时也要尽量给宝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树立正确的语言示范是十分必要的。
爸爸妈妈平常跟宝宝相处时,要仔细地聆听他说话,让宝宝感受到被尊重,同时也能保持他对说话的欲望和兴趣;大人跟宝宝说话时务必要舒缓而清晰,要用正确的词汇指代物品而非儿语或叠词,这样宝宝才能更好更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适当地使用一些询问句,引导宝宝多尝试说话,对他语言技能的发展也有好处。
可以和宝宝一起看图画书一边念给他听,有韵律且优美的语言会在宝宝的大脑里形成印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渗透,虽然宝宝不能完全理解意思,但能帮助宝宝逐步建立语言方面良好的品位。平时让宝宝多接触同伴,培养说话愿望。集体活动是宝宝间相互交流的纽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