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父”字非常古老,其意义变化也非常大。在甲骨文中,“父”是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柄石斧,其最初意义便是“斧”,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斧”,“父”字不再有此义。持有石斧是力量与勇敢的象征,所以“父”字意思引申为持斧之人,也就是值得敬重的人,这个意义后来与“甫”字通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再后来。“父”又被引申为“父亲”,这是因为,在每一个人眼中,都只有自己的父亲才是最伟大、最值得敬重的人,同时“父”字也可以用以称与父亲同辈的人,例如姑父、姨夫等。
母:甲骨文字形,女字加上两乳,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先看一下父字的演变过程:
父,读fù或fǔ,读fù时,指爸爸,也是对男性长辈的称呼。常见组词有:父母、父辈、父子、父兄、伯父、舅父、父老乡亲等。读fǔ 时,指老年人,如:田父、渔父。
父,既象形,又会意。像用手拿着木棍的样子,手或者在左侧,或者在右侧。篆文突出了手的形状,隶书、楷书是在篆文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但很难与手持木棍的形象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