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是端午节比较受欢迎的一种传统美食,很多人都会经常吃粽子,尤其是中老年人。我们都知道,包粽子一般都是用糯米,然后用粽叶包裹而成。包粽子的糯米都是要提前进行处理的,不能直接用来包粽子。那么包粽子的米是泡还是煮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包粽子的米是泡还是煮
大多数情况下,包粽子的米一般都是用水泡发之后再包粽子的,不需要煮熟,都是用的生糯米。
糯米吸水后会变黏,但是糯米的吸水性比较差,如果不先泡一下,煮出来的糯米口感不好,也不黏,而且,泡过的糯米吸收能力更佳,更能吸收粽子叶上的清香,所以,一般包粽子前都会将其放在水中浸泡吸水,使其口感更佳。
包粽子的米是生糯米,用清水浸泡一晚,把它捞出用清水洗净,再把水泡的糯米捞出进行摊开,至糯米外表无显着的水,用手抓一把糯米,握紧,然后松开,把糯米放下,手心基本上是沽糯米,并且这时糯米就很散老练粒,因而水泡生糯米就加配料一起包入粽叶内,双手把粽叶卷好成四角,用细绳捆紧,成品粽子就可放入有水的锅中蒸煮了。
包粽子的米怎么处理
1、浸泡
先选择优质的糯米,将糯米放于清水中浸泡,最少要保证3小时。糯米浸泡的时间越长,进入糯米细胞的水就越多,从而可以使糯米的粘性完全地释放出来,使做出来的粽子更有粘性。
2、清洗
一般来说,包粽子的米是生糯米,用清水浸泡一晚上,把它捞出用清水洗净,然后就可以用来包粽子了。
3、注意包裹
将糯米放入粽叶中时,可以将糯米混合一些自己事先调好的作料或者是其他的成分。
包粽子前先要用水洗米,后进行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