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二战时的超重型坦克是什么

苏联在二战时的超重型坦克是什么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7-22 17:24:49

苏联在二战时的超重型坦克是什么

  KV-1重型坦克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研制的,主要用于对付当时德军PzKpfwIII和PzKpfwIV中型坦克。  KV坦克有多种型号,主要包括早期的1939年型,以及1940年型、1941年型、1942年型,还包括KV-2、KV-85等发展型号。从总体性能上讲,除防御外KV-1的各项指标均不及T-34,其结构设计落后,可靠性差,尤其是火力不够强大,无法对付1942年后出现的德国新式坦克。43年出现了装备85mm炮的改进型KV坦克——KV85,但与T-34/85相比毫无出色之处,而且性能不及德国的“虎”式,因此苏联重型坦克的位置逐渐让给了斯大林系列。 KV-2型坦克装有1门M-10型152毫米榴弹炮。之所以采用这样大口径的火炮,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摧毁敌方坚固的防御工事(譬如芬兰的曼纳海姆防线)。但这也使坦克的炮塔变得特别巨大,不仅导致车体行动不便,而且看上去宛如一个立在坦克底盘上的小房子。  因此就有人给KV-2坦克取了一个不大文雅的外号“公共厕所”。  苏联二战后期开发的重型坦克。1943年10月31日,命名为IS-2重型坦克。坦克的车体和炮塔分别采用铸造和焊接结构。IS-2重型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D-25 122mm火炮,火炮身管长为43倍口径,可以发射曳光穿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以及穿甲高爆弹。在转向机构方面也采用了新的技术,这种"二级行星转向机"可以提高坦克的机动性,后来的T-54/55和T-62也都采用这种转向机构。有着优秀的装甲防护性,其装甲厚度强于虎式坦克,IS-2重型坦克一共生产了2250辆,连同改进型IS-2M共生产3854辆(1944-1945)。其火力优于德军的"虎"式重型坦克。  T-28中型坦克是前苏联服役最早的中型坦克之一,从1933年起正式装备于苏联红军,一直服役到1941年。1932年,普梯洛夫兵工厂制造出一辆中型坦克样车。该样车与英国“维克斯”MKⅢA6E1中型坦克相似。据说前苏联当时并未买到英国的这种坦克,而是通过间谍搞到这种坦克的设计资料。该样车的战斗全重17.3t,乘员6人,其他指标与设计要求相同。经试验后,军方要求增加其装甲厚度,并将火炮口径增大到76.2mm。样车经改进后,军方同意成批生产,并将它称为T-28中型坦克。  T-35重型坦克是苏联以伏罗希洛夫元帅的名字命名的N174机器制造厂设计的,1933年由哈尔科夫蒸汽机车制造厂批量生产,1936年开始在苏联红军中列装,1939年停产。总计生产了数十辆,其中有的参加了苏德战争的早期战斗。  历史上曾经制造过两辆KV-6,一辆是在1941年12月,另一辆是1942年1月。 1941年7月,斯大林听说一辆KV-2迟 kv6(3张)滞了德军一个师的前进脚步,苏联领导人便下令以KV-2为基础在最短的时间内研制出一种巨型的“无敌坦克”,火力要尽可能大。为满足斯大林的个人味口务实的苏联设计师利用现有的KV-1、KV-2、BT-5、T-38和T-60坦克的部件、很快拼凑出一种名为KV-6的坦克。它全长15.5米,高4.6米,宽3米,重138吨,使用三台600马力V-2发动机,最大时速每小时20公里,装甲最大厚度160mm,车组成员16人,装备6个炮塔。  ИС-3重型坦克战斗全重46.5吨,乘员四人,分别为车长、炮长、装填手和驾驶员。ИС-3从前到后依次为驾驶室、战斗室和动力室。驾驶员位于驾驶室正中央,他的上方有一个向右打开的三角形舱门,舱盖上有一具潜望镜。它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德国的虎王坦克的冲击。拥有它那个时代最强级别的防护力,车体和炮塔的倾斜装甲全面提高了坦克的防护力。真正令它独步天下的是它对侧面和后面防护的全面加强。直到现在,其装甲重量占战斗全重的比率仍是世界坦克里最高的,它卓越的防护性能由此可见一斑。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