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冉庄利用地道打击日寇。
冀中的地道战发生在抗曰时期,河北冀中地区冉庄一带,高家庄等地,当地农民群众大量组织起来,在共产党领导下,大量挖地道,与曰寇周旋,承重打击了曰本强盗,取得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中部清苑县冉庄民兵挖筑地道对日伪军进行的作战。1942年夏季反"扫荡"开始后,中共冀中区委和冀中军区号召冀中人民普遍开展挖地道的活动,地道的构造不断改进和完善,初步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成为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斗争的坚强地下堡垒。
冉庄的地道也有较大的发展,共有4条主要干线、24条支线,村内户户相通,向外可通往孙庄、姜庄、隋家坟、河坡等村,全长30余华里。地道一般宽1米、高1.5米、顶部土厚2米以上;地道内设有了望孔、射击孔、通气孔、陷阱、活动翻板、指路牌、水井、储粮室等,便于进行对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