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常见的修模方法(注塑模具加工的详细步骤)

注塑模具常见的修模方法(注塑模具加工的详细步骤)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12-05 10:11:57

注塑模具常见的修模方法

(1)焊补修理:焊补修理是采用氩弧焊和点焊等方法在型腔、型芯破损和磨损的部位进行局部堆焊,然后再进行机械加工或钳工修整。这种修理方法成本低廉,修补的效果也不错,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修理方法。

模具型腔尺寸的修改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增大型腔尺寸,另一种是减小型腔尺寸。

对于第一种情况实现起来较容易,根据检测数据直接对模具型腔的相应部位实施打磨即可。第二种情形就比较复杂,为了达到减小型腔尺寸的目的,首先需要在模具型腔面上堆焊,然后打磨。

1、更换新件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杆、管类活动件折断或严重磨损情况的修理。

2、镶外框加固 当成形零部件在长期的交变热及应力作用下,出现裂缝时,可用此法予以修复。

3、堆焊法 堆焊修理是采用低温氩弧焊、电焊、钎焊等方法进行堆焊然后再进行修整。

4、电镀法 利用电镀技术对磨损损或损坏部位,在后制作新的镶件镶入该部位。

5、镶件法 将大面积切除注塑模具中严重磨损或损坏部位,然后制作新的镶件镶入该部位。

6、加垫法 将大面积平面严重磨损的零件加上垫板后,再加工到原始尺寸进行修复。

7、扩孔法 各种杆的配合孔因滑动磨损而变形时,采用扩大孔径,将配用杆的直径也相应加大的修理方法。

8、敲击法 对注塑模具上小而浅的伤痕,利用手锤敲打四周或背面来弥补伤痕的修理方法。

9、钻孔镶柱法 当分型面等部位出现损伤而无法采用敲击修理时,则必须考虑采用钻孔镶柱研磨修理。但这种修理可能影响制品的尺寸或使注塑模具产生“挠曲”,因此必须同设计者商量,谨慎行事。

10、研、磨、抛法这是注塑模具修理必用的方法。主要用于“咬伤”部位修复、表面除锈等。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