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加法:学习基本的加法运算,例如1+1=2,2+1=3等等。
2. 减法:学习基本的减法运算,例如3-1=2,2-1=1等等。
3. 数字比较:学习数字的大小比较,例如2>1,3<5等等。
4. 分组计数:学习各种物品的分组计数方法,例如数出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个学生等等。
5. 基本计量单位:学习长度、容量、重量的基本计量单位,例如学习厘米、升、克等等。
6. 钱币计算:学习元、角、分的关系,以及如何计算钱的数量。
这些都是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计算方法,并且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这些计算方法的应用。
1、数数法。以15-8=7为例,孩子很可能会利用手指头,或者小积木等,从15里面一个一个的去减,减掉8个后,发现还剩下7个。这种算法是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但是较费时。刚开始可以允许孩子用这种方法,因为对于学前和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借助一些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帮助他们进行具象到抽象的演绎,所以很多孩子会借助掰手指或者小积木等来完成计算,这是正常的表现。
2、做减法想加法。比如我们要算15-8=?,我们可以利用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8加几等于15,然后由此推出15减8就等于几。这种方法最省时,但也最难。孩子不但要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很熟练,而且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3、破十法。比如13-5=?那么第一步就是将13拆成10和3,我们知道10-5等于5,再用5加上3最后等于8。也就是说将十几拆成十和几,那么减去一个数的得数就为这个几加上减数的好朋友。比如17-9=?就是将17拆成10和7,7加上9的好朋友1就等于8。
4、平十法(砍尾法)。以15-8=?为例,可以将其拆成连减法来计算,15先减去5,再减去3。为什么要这样算呢?因为如果你问孩子15-5=?26-6=?39-9=?98-8=?你会发现孩子可以很快做出答案。也就是说个位相同的两个数(俗称尾巴)相减好算,把尾巴砍了就行了,比如26减去6就是把尾巴6砍了剩下20。然后用一个整十的数减去一个数,也非常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