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尾泉战役遗址位于甘肃省景泰县东南隅,是靖远通往景泰的交通要道,具体坐标为36°56′N 104°29′E。尾泉村坐落在三面群山环抱中,村前是条六十多米宽的旱沙河,村东自北向南有条拔地而起的危崖,崖壁直立陡峭,高约四五十米,如同秦始皇筑造的边墙,成为景泰县东端的一道天然屏障。
1936年 6月,国民党马家军河防总指挥部派祁明山步兵旅马进昌团进驻尾泉,在村东南的山崖上和村子周围挖战壕,筑碉堡。村里家家户户,天天有人被拉夫派差修工事。在村子周围和村东南高耸的山崖上挖下一道道战壕,还在崖上修筑3座碉堡。这些工事,都是由兰州的工兵专家,按照《筑城教范》标准,修筑的精密防御工事,对碉堡里的士兵身高也有严格要求,选用的全是矮个头,立着头顶不超出碉堡。
1936年10月28日黎明前,红四方面军第30军进入景泰到达尾泉村,与守卫在村东南山头碉堡内的敌军发生了激战。这是红西路军在景泰取得的第一场胜利的战斗,歼敌300多人,俘敌100多人,缴获战马100多匹,电台一部。
现在的尾泉战役遗址除了几座碉堡和战壕外,还留有当年激战时炸开的石头。另外还有一些残缺的石头和沙子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堆积体。这些堆积体有的长达几十米,高约数米。这些遗迹向人们展示了当年战争的残酷和激烈。
如果您对尾泉战役遗址感兴趣,可以去景泰县人民政府官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细节。
1936年10月27日晚,西渡黄河的红军三十军89师、88师一部追击从河防线被击溃的敌军,于28日拂晓前到达尾泉。
尾泉原来是马进昌的团就在这儿驻守,马进昌在尾泉住的时候,强迫老百姓就在这尾泉崖上面修了三个碉堡,并且挖了战壕,他企图在这个地方堵截红军。
尾泉崖地势陡峭,红军到达后一路由267团团长张明伦带领,从推磨湾攻击崖头,包围了敌人,用机枪、手榴弹把马进昌团打散。一路由268团团长林英俭率领,乘着夜色包围了村子,迫近马家军前沿阵地,投掷手榴弹,敌人的马匹被爆炸声和火光惊脱,骑兵们放弃阵地,向西溃逃。
尾泉战斗是红军到景泰第一仗,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据老乡提供,打死马家军有九十多个,俘虏了十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