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见指撝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文学修辞手法,用于修饰描写并增强表达的效果。
这个词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寓言故事,意思是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手法来诠释事物的真相。
在修辞学中,以见指撝常常用来描述通过深入观察、分析和思考,透彻理解和把握问题的本质和内涵。
原话: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出自于中国东汉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
意思是:并合两个以上的『文』,成为一个字,可要把它们的意义,联系起来,表达另一个新的意义,这种字叫会意字。例如合并「止」、「戈」,是「制止干戈等武器而不用」的意思;又如合并「人」、「言」二字,是「人所说的话一定要诚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