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古镇分布的异同(北方的古镇与南方古镇区别)

不同地区古镇分布的异同(北方的古镇与南方古镇区别)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12-09 10:22:09

不同地区古镇分布的异同

一、川滇桂汉式古村落 川滇桂汉式古村落主要分布区为四川、滇北古南诏地区、重庆峡江地区、广西西部。代表性古镇:李庄、黄龙溪、龚滩、大理、丽江、黄姚。由于这一地区是多民族的混居地区,因此造成了建筑风格的多样化,既有北方典型特色的四合院(但方向正好相反),也有湘西的吊脚楼。滇北的丽江、大理的“一颗印”式建筑更是大名鼎鼎。

二、滇南少数民族古村落 滇南少数民族古村落主要分布区为云南南部、横断山脉南段。代表性村落:版纳、和顺。这一地区少数民族风情极浓。这里的村落布局往往以头人的住宅为中心呈散射状分布。傣家的干栏式建筑与苗家的竹木吊脚楼,再加上原有的民族风情以及云南特有的自然条件,给人以异域风情。

三、湘黔鄂边地古村落 湘黔鄂边地古村落主要分布区为湘西、湖北南部、贵州和重庆东部、桂北。代表性古镇:凤凰、洗车河、镇远。这一地区原本为楚人的势力范围,明清以来成为以苗人为主的少数名族聚居地。由于历代民族的政策原因,从明代起逐渐形成了汉苗杂居的状态。反应在建筑上,既有汉人的屋瓦檐柱,又有少数民族的天街小楼。而且由于地势的不平,又临近水边,吊脚楼也极为常见。

四、藏区古镇 藏区古镇主要分布区为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藏族聚居区。代表性古镇:丹巴、曲贡、理县、玉助、若尔盖。其聚居地的居民多由牧转农或半农半牧。房屋建造较为实用,多为土木建筑,村寨建筑贫富分明。偶有石砌碉楼和牧人居住的临时性建筑。

五、长城南麓古村落 长城南麓古村落主要分布区为冀北、晋北、陕北、河套地区、陇东北地区。代表性古镇:正定、平遥、榆林。明清以来当地政治经济趋于稳定,随着晋商的逐渐崛起,当地的房屋建筑也随之改变。晋商往往愿意将挣得的银两用于回乡购置地产。这种院落布局严谨,伦理分明,又能充分保护各自的隐私。这种以宗祠为中心,聚族而居,院中有院的建筑形式充分反映了当时晋商的严谨。

六、长城以北传统游牧区古村落 长城以北传统游牧区古村落主要分布区为东三省、内蒙、新疆。代表性古镇:鹰屯、清水河、达坂城。这里的村落居民多是由牧民或驻守的士兵转为农耕定居的,多以聚居为主。屋顶坡度较小的窑洞式建筑,虽采光性较差,但风格质朴敦厚。

七、水乡古镇 水乡古镇主要分布区为江苏南部苏扬地区、浙江北部杭嘉平原与浙东地区。代表性古镇:江南六大名镇(南浔、西塘、乌镇、周庄、同里、甪直)。水乡古镇伴随着商业的发达和水运交通的便利多兴起于明清。建筑造型轻巧简洁,虚实有致,色彩淡雅,因地制宜,临河贴水,空间轮廊柔和而富有美感。因此,常被人称之为“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

八、徽派山地古村落 徽派山地古村落主要分布区为安徽东南、浙中浙东南山区(金华、绍兴、永嘉地区)、江西大部分地区、广东北部、湖南东部。代表性古镇:西递、宏村、郭洞、前童。该地区的村落多开始于宋元时期,大多是聚族而居。所以村落的整体布局较为内敛,十分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装饰上多以表现忠孝题材为主,历史感厚重。

九、闽粤古村落 闽粤古村落主要分布区为广东北部、福建南部、台湾、海南北部。代表性村落:开平、培田、长汀。由于历史文化的关系,这里的村落存在着多样性。有代表客家人为了抵抗侵扰、保护家族的圆形碉楼;有因中西交往的影响形成的西洋建筑;还有布局呈梳齿状的传统中式建筑,即三开间的房屋前有两廊组成三合院式的住宅。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