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的判读(等高线图的判读口诀)

等高线的判读(等高线图的判读口诀)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12-28 04:46:17

等高线的判读

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指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1. 数值大小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按“大于小数,小于大数”的法则读数,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小于小数”的法则读数。

2. 疏密程度

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综合比较时,应利用“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比值越大,坡度越陡。

3. 形状特征

①判断地形: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曲部分较和缓——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高原地形。

②判断地表形态;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地;反之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岭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鞍部。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脊(也叫分水岭),最大弯曲处的连线——山脊线(也叫分水线);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山谷,等高线最大弯曲处连线——山谷线(也叫集水线);等高线交汇处——陡崖。

③判断坡向:示坡线——与等高线垂直,指向坡度降低的一方的短线;向阳坡——坡向朝向低纬;背阴坡——坡向朝向高纬;迎风坡——暖湿气流沿坡面上升;背风坡——暖湿气流沿坡面下沉。

密集陡坡,稀疏缓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上疏下密为凸坡;上密下疏为凹坡;

2.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表示陡崖; 

3.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 

4.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 

5.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也叫山的垭; 

6.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即凸低为高); 

7.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即凸高为低);

8.峡谷:中间低,两侧高,且两侧等高线密集的地方(一对山脊线相对的地方)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