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话“起高调”的意思是(不按常规办事、出新招、歪点子)!
东北口头俗语释义:
1、牙碜(饭里有沙子、合不上牙呀。
2、贼坏(很坏)
3、白瞎(浪费)
4、硌应(恶心、厌恶)
5、划不开拐(分不出里外)
6、毛拉光叽(不稳当、草率)
7、鸦默雀(不出声音与动静)
8、没筋骨囊儿(软弱、病态)
9、艮拉吧叽(慢性子、不爽快。)
10、到头不到脑(没头绪)
11、鬼头蛤蟆眼(不老实、狡猾)
12、乌拉巴突(不凉不热、或看不清楚)
13、屁拉嘎叽(顽皮、诙谐)
14、生斯乎拉的(强硬迫使)
15、瘪茄子(不发言、理屈词穷)
16、披拉片拉(穿戴散乱、不整齐)
17、搓一顿(吃一顿)
18、不凑手(短、缺、)
19、不搂搜(经济不足,很缺)
20、砸筏子(出气)
东北话:
东北话指东北方言,分布在除辽东半岛以外的中国东北地区和河北省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河北省( 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等),使用人口约1.2亿。
“这嘎达”就属于无确切文字的语言,“嘎达”、“砢碜(寒碜)”,“犄角”、“嘎啦(旮旯)”属于只可意会不可以文字言传之类。如“鬼道”,聪明,有智慧,很鲜明体现古文字的活用。 再如“你起(读qie第三声,且)这嘎达”,本不识字的农民说这话时的意思是明白的,意思是“你起身离这里远点”,究竟用哪个字对应,“且”,按其动作意思可以和“起”相对应,但与“起”又有所不同,大有“离开”的意味;
也有有字无音的,如“毽子”,本是汉代就有的玩具,只是东北方言用以借代,读“犍(qian,四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