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兔”是我国古代对于月亮的别称,出自于南朝宋辞赋家谢庄所做的《月赋》“引玄兔於帝台,集素娥於后庭。”
李周翰注:“玄兔,月也。月中有兔象,故以名焉”。
月亮在中国古代的别称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 玉轮:《易经》中有“日中则移,月盈则食,蚀不成光,称之为玉轮”之说。
2. 玉宇:《山海经》中有“玉宇琼楼,金阙妙洞,绮筵奇席,日月参明”的描述。
3. 月盘:《诗经》中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之句,称月为月盘。
4. 明瑞:《周礼》中有“日明瑞于天,月明瑞于水”之说,称月为明瑞。
5. 水镜:《左传》中曾称:“卿为月于庭,如水之为镜,又相得焉。”
6. 皓月:《诗经》中有“皓皓白云,竟日而康”之句,称月为皓月。
除了以上几种别称之外,还有一些地区性的别称,如江南古称月为“沓星”,福建古人称月为“庚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