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玉门关,人们便会联想起大漠孤烟、缭绕烽火和离愁哀怨的画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唐代诗人王之涣那句“春风不度玉门关”给人们的印象太深刻了。其实,1000多年前,玉门关是丝绸之路;的一个繁华的边关。那里万里晴空鸿雁高飞,茫茫旷野轮铃急促,商队络绎不绝,旅客川流不息。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把美丽的丝绸、精致的瓷器、特产的茶叶、独特的中草药、率先发明的火药、造纸和印刷术通 过这条“丝绸之路”传送到世界各地。同时,中国又从“丝绸之路”上输人了不少特色 的东西,例如苜蓿、菠菜、葡萄、石榴、胡麻、胡萝卜、大蒜、无花果等原来没有的作 物,渐渐从西域到内地落地生根。
汉朝时,从伊犟河流域引进乌孙马,从大宛引进汗血 马。从丝绸之路还传来了西域各地的音乐、舞蹈和宗教,使中华文化艺术吸取了新的养 料。玉门关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控制着河西走廊以西的北线。翻开地图,在甘肃西部边陲地区不难找到“玉门关”。然而,这是现代的玉门关市,它与历史上的玉 门关名同实异。
现在的玉门关市,是中国大西北的一座石油城。